大竹县政协关注疾病防控工作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08年09月01日 文章点击数:16473
大竹县政协关注疾病防控工作
近日,大竹县政协部份委员来到大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了视察。委员们通过视察,对全县疾控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理解。一致认为:大竹县疾控中心,通过多年努力,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明显增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综合工作在省内小有名气,在本市排名第一,多次被各级各类组织表彰并得到了国际国内有关领导、专家的好评,有力保障了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与和谐。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层党委、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领导力度不够。二是乡镇卫生防疫队伍力量薄弱,已有人员素质不高,难以保证基层防疫力量。三、疾控工作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不强。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委员们建议:
一、提高基层党委、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公共卫生工作是社会工作,是系统工程,基层党委和政府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领导、组织职能。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疾控工作中,各级党政重视,领导、组织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从而保障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筑牢县、乡、村三级防保网。卫生行政部门要下决心采取有力措施,真正改变医疗卫生系统重医轻防的思想,正确处理医疗救治与疾病防控的关系,认真承担起公立医院的公共卫生职能,配齐、配强基层防疫力量,认真开展各项公共卫生工作,切实完成公共卫生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筑牢防保网,使公共卫生工作落到实处,真正防患于未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一是强化学习培训,着力提高现有疾控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有效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充分把握目前事业单位人员调配机遇,调剂增加疾控中心人员编制,招聘疾控中心目前急需的职业卫生、环境卫生、病媒生物、检验监测等各类专业的高学历人才进入,从而提高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比例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四、增加经费投入。一是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二是财政逐年增加对公共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三是疾控中心卫生知识培训职能归位增收。从而逐年化解债务,确保疾控中心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