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中医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2年06月01日 文章点击数:2062
让传统中医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
民盟达州市委、渠县政协反映: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和预防保健作用是西医不可替代的,有着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较为低廉的显著特征和巨大优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它以“简、便、廉、验”为特点,起到“可以花小钱办大事”的作用,从而大大缓解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难题,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医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区域差距较大、服务网络不健全、医疗条件待改善、保障制度待完善、资源配置待优化等五大问题和困难,为让中医更好的造福人民群众,特建议:
1.加大对中医事业的投入。一要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特别是中医院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建立中医发展专项资金,不断改进医疗条件、更新医疗设施,支持中医药研究开发、中医技术推广,并确保投入金额逐年增加;二要积极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应充分利用我市丰富中药材资源,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扩大申报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体系,扩大中药材饮片及中药提取生产线规模,提高中药材种植和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积极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
2.拓宽中医药服务范围 。由于中医药价格低廉,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服务站成为农村居民中医服务主要提供者,要逐步形成以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村)卫生服务站为网点的中医药三级服务网络,扩大中医药的服务面,中医院要坚持和发展中医传统特色,对传统理论、疗法、药剂进行发掘、整理并广泛应用。
3.积极加强中医队伍建设。目前中医队伍人员老化,基层、社区、农村中医人才严重不足,部分中医专业临床医生为生存纷纷转行或者西化,导致中医专业人才缺乏,中医梯队断层。建议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通过采取“内引外训、上下互动”的形式,即免试招录、鼓励继续教育、市级中医院中医专业技术指导等措施,大力引进、培养中医药技术人员。同时,充分发挥现有名老中医传、帮、带作用,有计划、有重点的培养和奖励中医学科带头人。
4.扩大中医药报销范围。中医药疗效已经历史验证,其“简、便、廉、验”特点突出,对住院期间采用纯中医治疗如汤剂、针灸等,在政策上要给予保障,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建议参考乡镇卫生院的90%报销,同时扩大中医药报销范围,将中药煎药费、辨证诊治费等纳入报销费用中。从而调动临床医务人员使用中医诊疗方法和技术的积极性,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医改成果。
5.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用。一要大力实施中医名医、名科、名药战略。应通过制定政策、建立机制,在医疗环境、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中医名医、名科、名药战略实施。二要开展中医药“治未病”特色服务。利用广泛群众基础和一体化管理网络,宣传和推广“治未病”诊疗知识,为老百姓提供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