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政协要闻>>正文

市政协主席会成员视察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建设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2年06月29日 文章点击数:1911

市政协主席会成员

视察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建设


    6月27至28日,市政协主席会成员深入达县、渠县视察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建设。市政协主席康莲英,市政府副市长王全兴,市政协副主席李国友、刘方棠、王善国、黄建琴、彭飚、郝德恒、梅榕,市政协秘书长魏艳参加视察。市政协农业委、经济委、人资环委,市委农办、市住建局、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市创建办和达县、渠县党政负责人陪同视察。

 
    6月27,康莲英一行先后到达县石梯镇桥东村永进乡宝井寨村,渠县报恩乡清河村、渠南乡渠南社区、李渡乡狮牌村、中滩乡天山村以及渠县工业园等地实地察看灾后重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视察组一行一边看施工进度,一边问群众满意度,一边赞叹灾后重建取得的成绩,一边就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地提出建议。

 

     6月28,视察组在渠县听取了全市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市创建办、渠县作了发言,达县、万源市作了书面发言。全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坚持以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高起点高规格编制重建规划,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紧紧围绕规划,抢抓时间节点,细排工序,倒排工期,大马力推进,灾后重建取得明显成效。全市249个新村聚居点和新农村综合体全部开工,产业重建、基础设施重建、生态重建、精神家园重建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齐头并进,进展顺利。座谈会上,视察组结合所见所闻,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

 

    王全兴在座谈会上说,这次市政协主席会成员视察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建设,是市政协围绕中心履职尽责的具体体现,也是市政协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积极为建设幸福达州的重要行动,更体现了市政协务实履职,助推发展,真情奉献的一贯工作作风和履职思路。针对视察组提出的意见建议,王全兴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梳理,借鉴我市鲜活的成功经验,专题研究,细化措施,切实运用,以更大的力度、更大的成绩向受灾群众,向市委、市政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康莲英在座谈会上指出,这次视察,一路看来有欣喜,有振奋,有感叹。全市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灾区变化巨大。这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各地各部门坚持因地制宜、强化规划、重抓建设、注重质量。。一是重建规划科学。各地的重建规划既注重了新村特色,又注重了产业规划;既邀请专家设计评估,又注重尊重群众意愿;既注重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二是重建举措超常。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有效整合重建资源,加快建设进程。三是重建精神感人。灾后重建战线长、规模大、任务重,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基层干部群众发扬不等不靠、务实肯干、自力更生的精神,真正发挥了标杆示范作用。这是李林森精神的再现,也是文建明工作法的再现。四是重建成果喜人。全市249个新村聚居点和新农村综合体全部开工,灾后重建基础建设、产业重建、精神家园重建同步推进,进展顺利。

 

康莲英就建设中存在“重建进度不平衡、部分群众主体意识不强、重建资金筹措难度大、产业规模发展不够”等问题,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一要破解制约要素,加快推进重建进度。要通过政策争取、项目带动、多方筹资等方式破解制约建设进度的要素,尤其要在破解资金筹集上下功夫,拓宽思路,多出主意,加快建设进程,力争早日让群众入住。二要高度重视产业重建,促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要抓好农业的产业化,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重见效益”的原则,科学规划农村产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现长远增收致富,真正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三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搞好聚居点雨污分流、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推行新型燃料,替代农村伐薪燃料。引进农村产业项目要首先考虑环评、环保,建设一批生态产业或企业。四要注重精神家园重建,不断加强感恩教育。采取开展丰富多彩、易于接受的感恩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勤劳致富的热情,切实把党和国家的关心化为重建崛起的动力,引导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方式。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