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农家书屋建设现状亟待关注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2年06月29日 文章点击数:1782

 

农家书屋建设现状亟待关注

 

达县政协反映:

为了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我市从2007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截止201112月,全市80%的行政村都建起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农家书屋,每个书屋藏书1500余册、配置电子音像制品100余盘、订报刊杂志30余种。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不但丰富活跃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帮助,不少农民在农家书屋学到科学种养殖技术后,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

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农家书屋存在不容乐观的问题:一方面,借阅人数不多,作用发挥欠佳;另一方面,管理制度落实不力。虽然文化管理部门统一制定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并下发到全市各村,但这些制度基本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导致一些书屋因管理不善,出现图书资料霉烂、丢失、被盗等现象。其原因:一是无专职书屋管理人员。农家书屋管理员一般由村干部兼任,由于忙于村级事务和自家生产,导致开放时间有限,不能达到一周必须开放15个小时的有关规定,很难保证农民借阅;二是无书屋管理经费。由于农家书屋是村建村管,加之没给书屋管理员经济待遇,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三是重建轻用现象突出。一些地方把农家书屋建起后,没有积极向农民宣传,很多农民还不知道农家书屋到底是什么,政府花巨资配送的书报、杂志长期被关锁在村办公室里,导致农家书屋成为摆设。为了进一步加强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特建议:

    1.配备专职农家书屋管理员,解决其工资待遇。要在农村选择文化程度较高、责任心强、热爱书屋管理工作的同志担任书屋管理员,参照村干部的工资标准解决其工资待遇,从而调动工作积极性。

    2.加强对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要采取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培训好管理员,使其掌握图书分类、著录、上架、保管、借阅等方法,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3.加大农家书屋的宣传力度,把更多的农民吸引到书屋来。要采取橱窗、传单、开会等各种形式,加大对农家书屋的宣传,让每一个农民朋友知道在农家书屋能找到致富门路、致富技术,且书报、杂志是免费阅读的,吸引大家空闲时候都来看书报。

    4.适时更新书屋资料。各级党委、政府及文化部门要想办法多渠道增加图书种类和数量,提高配书质量,适时更新农民需要的农技、卫生、法律等书刊或音像视听读物,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学习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的主要场所。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