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达州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2年07月04日 文章点击数:9419
力促达州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市政协召开“一号提案”督办会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平台,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要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7月3日,刘方棠副主席在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一号提案”督办会上如是强调。
市政协秘书长魏艳出席督办会,并通报了市领导对“一号提案”批示的主要内容。市政协提案委主任王泽平主持督办会。
在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上,民革市委、民建市委、民盟市委、农工党市委和提案委员会联合提出的《关于加快达州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的提案被列为“一号提案”,受到各方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领导相继作了批示。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一号提案”办理工作。市政协组织委员进行了专项视察。
督办会上,委员们在发言中认为,今年的“一号提案”紧扣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贴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选题很好,内容充实,建议具体。“一号提案”提出后,领导重视,行动迅速,初见成效。达州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更加明晰,重点文化建设工程有序推进,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建设抓紧实施。委员们建议,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每年都要有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形象进度,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文化建设带来的实惠,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委员们指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但要重视“硬件”建设,还要重视“软件”建设,把文化场馆的建、管、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刘方棠副主席在讲话中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平台,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是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作用的阵地,体现和代表城市的文化底蕴。他指出,达州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高起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在谈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时,他强调,公益性事业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要方式,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财政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既要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又要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要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兴办公共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渠道。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市文广影视局,通川区政府、达县政府负责人通报了“一号提案”办理及协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