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公路质量监管应引起重视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2年09月25日 文章点击数:2186
当前农村公路质量监管应引起重视
万源市政协反映:
近年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快速推进,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农村公路质量监管问题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目前,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为35万元/公里,以地质结构复杂的万源市为例,实际造价在75万元/公里左右,除去地方政府给予的补助标准,仍下差资金缺口达30余万元/公里,尤其随着近年来水泥、沙石等建筑材料价格集聚攀升,农村公路建设成本大幅上扬,导致建设质量难以保证。
二是质量监管无专项经费。农村公路质量监管需要对前期勘测、设计进行监管,乡镇村组干部、驻地监理、群众监督代表进行技术培训,施工材料进行检验、检测,路面施工进行现场监管,竣工工程验收评定等。目前,由于没有明确规定开展这一系列工作必要的经费来源,导致质监人员难出门,质监工作难开展,农村公路质量也难保证。
三是缺乏必要的监管技术和手段。全市没有完整的、符合地方实际技术标准和质监规范,不少地方只能沿用土办法,现有公路线型不够合理,路基较差,路面较窄,达不到技术标准,乡村道路硬化率不足20%、等级不足10%。质监人员苦于手中无“法定”依据,因而在行使质监职能时往往无所适从,茫然无计。
四是质量监管水平与能力有待提高。由于交通建设质监人员过少,一些高素质质监人员只能派驻到交通重点建设工程,能够用到农村公路建设的高素质质监人员几乎没有,导致农村公路建设质监人员要么没有经过专业质监培训、认证,要么缺乏公路建设质监经验,难以保证质监工作。
五是农村公路质量意识有待强化。由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尽管各乡镇在实行公开招标,但各入场施工单位基本上是低价中标,导致施工单位从考虑节约成本角度出发,质量意识不高,施工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投入技术和管理方面相对弱化,业主、施工、监理三方责任划分流于形式。
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为此建议:
1.要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农村公路建设面宽量大,资金需求量大。除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上硬性增加投入外,还要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同时,各乡镇和村委要切实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不足部分按“一事一议”办法筹集,同时多方动员在外经商务工人士为家乡多作贡献。
2.要严格工程技术标准。农村公路建设必须按照经济实用、经久耐用、安全畅通、环保节约、利于养护的要求,严格执行工程技术标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建设质量。
3.要加大对村道公路质量监管人员的培训。要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必须全面提高监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组织、协调好兼职质量监督人员来承担农村公路的质量监督工作,建立长久监督管理机制。
4.要健全农村公路质量监管体系。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在原材料、规划设计、质量监管、质量验收等四个环节上加大监督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偷工减料、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施工单位要纳入工程建设黑名单;对监理失职的监理单位要严惩重罚,直致取消监理资质,保证工程质量。
5.要认真研究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要按照“建管并重”方针,探索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一是明确管护主体。全面落实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管护责任。二是落实管护资金。采取财政补助一点,乡镇支持一点,村民自筹一点办法解决管护经费。三是探索管护模式。推行乡包到村,村包到社、社包到户的乡村道村管模式,加大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做到“修一条、成一条、管养一条”。同时,乡镇交管站要充分发挥职能职责,加大对村道公路超载运输整治力度,保证公路正常使用,提高路面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