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大力推进雨水回收利用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2年10月30日 文章点击数:2252

 

大力推进雨水回收利用的建议

 

大竹县政协反映:

  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国家之一。然而,我们在为城市淡水资源短缺大伤脑筋的同时,却让身边大量雨水资源白白流失。

  以大竹县城为例,城内因无江无大河,制约着工业、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严重影响着县城及周边乡镇30万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蓄留自然水,开发地下水,引进江河水”作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一种思路和理念,不仅能够缓解城市淡水紧缺压力,产生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可以节省巨额市政投资、节省市政和居民用水开支,具有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为此建议:

    1.宣传引导,树立雨水回收理念。要通过印发宣传单、广播、专栏等形式加大雨水蓄积利用的宣传,在广大干群中树立“雨水是资源,综合利用在先,排放在后”的理念。把“公园、广场、宾馆、大型工厂、规划新建小区”等地作为可回收利用雨水的区域,建设地下、屋顶、路面雨水回收利用设施,道路铺设时铺设透水砖、安装雨水回收存储装置,新建绿地景观园区规划雨水回收通道,小区楼房屋顶安装雨水收集管道,加大雨水回收力度。收集的雨水用于小区冲洗、浇树、浇花及池渠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形成雨水利用机制。

    2.典型引路,用好用活自然水。建议考察学习外地运用雨水回收先进技术经验。每年6-9月份,是雨水充沛雨季,沟壑山谷地表水不计其数,每逢大到暴雨,城市经常面临排水设施滞后、城市内涝频发的尴尬。因此,应紧紧围绕防汛安全和雨洪水资源化这两大目标,转变防汛思路,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拦洪蓄水,用好用活自然水。

  3.强力整治,搞好水系和水网建设。树立“疏堵结合,蓄泄并重”的防洪避洪理念和“亲近自然、恢复自然、美化环境、分水集雨”的规划思想,在抓好农村水利建设同时,要着眼于长远、因地制宜地建设雨水收集系统,要通过加强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建好水系和水网,有缓解城市内涝,发挥社会效益。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