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大力发展老龄事业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2年10月30日 文章点击数:1918

 

大力发展老龄事业的建议

 

市农工党、市政协人资环委反映:

随着时间推移,我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2011年底60岁以上的人口102.3万,占全市人口的总数的14.9%,居全省第三。据测算,到2015年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20万左右,占人口总数的17%。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家庭小型化、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四化叠加”,老龄事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社会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将面临更大压力;二是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老龄服务市场发育不全,难以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三是空巢老人和不能自理老人将给家庭和社会养老带来系列困难;四是资金投入不足与发展老龄事业不相符;五是老龄干部队伍难以适应老龄事业发展需要。针对上述问题,特建议:    

1.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切实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要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开展对企业办理职工养老保险的专项清理、加大养老保险征收力度、督促相关企业和用人单位积极为劳动者办理养老保险等措施,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加大对贫困老人救助力度。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老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将城乡医疗救助资助参保参合范围应扩大到低保边缘户家庭老年人群,对农村五保老人尽可能地实行集中供养;三是逐步提高老年社会福利。推动老年社会福利由补缺性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将高龄补贴范围由百岁以上、9099岁两个阶梯型逐步扩大到8089岁三个阶梯型,其补贴标准应随同经济增长逐步提高;四是提高老年医疗保障政策优待。要适当扩大老年人大额门诊、特殊病种报销范围。

    2.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一是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在加大国办养老机构建设同时,要扶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通过吸引民间资本、引进先进经营管理模式、发展机构连锁等办法,提高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二是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要采取引资新建、国有资产调剂、政府出资租用、社会资产共享等方式,加快社区养老设施建设。要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家政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三是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要建立以专业服务人员为主体、老年社会工作者为骨干、志愿服务者为补充的养老服务队伍。劳动就业部门要开展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推行持证上岗,提高专业化水平;四是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养老求助热线和养老社会服务网络,形成市县、乡镇(街道)、村(居)三级联网养老服务信息系统,便于及时获取服务机构和老年人的信息,促进信息共享。

  3.强化老年人文关怀。一是强力打造老年宜居环境。要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开辟老年无障碍文化和运动健身场所;二是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老年大学要根据老年人兴趣爱好,开办各种兴趣爱好班;三是丰富老年文体活动。要加强老年文化体育场所、设施建设,发展老年文体活动群体组织,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四是保障老年合法权益。要开辟老年维权绿色通道,加强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充分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五是加强敬老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系列敬老宣传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六是全面落实老年优待政策。

    4.健全老龄事业投入机制。要把老龄事业作为民生工程重要内容,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重点,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老龄事业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要制定和完善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创新投入方式,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慈善捐赠支持老龄事业,并从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老龄事业,建立政府、社会、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老龄事业投入机制。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