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达州城区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2年11月22日 文章点击数:1525
大力发展达州城区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议
市政协人资环委反映:
达州市城区目前现有城市公交车293台(其中大型公交车262台、中型公交车31台),30条线路,分别由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14条线路 143台车辆)、鸿运集团公司(8 条线路 80台车辆)、达县鸿通公司(2条线路20台车辆)和龙兴公司(6条线路 50台车辆)4家公司经营。公交公司为纯公司经营,鸿通公司为公司购车实行单车承包经营,鸿运公司和龙兴公司以单车挂靠经营为主。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公交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薄弱,企业经营困难,政府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现有城市公共交通客运已严重不能满足市民出行要求。为此建议:
1.树立公交优先理念。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对公共交通行业高度重视,确定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坚定树立公交优先就是“民生优先、治堵优先”的理念,按照现代城市、文明城市的目标构建公共交通。从规划建设、运行管理、财税政策、法规标准、基础设施、路权优先等方面加强对公共交通资源的引导配置,强化政府职能,优化资源环境,促进城市公交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建立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市场运作机制。要推进公共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理顺我市公交行业体制,推进公交资源整合。通过深化公交企业改革,明确公交行业的公益性定位,整合达州城区公交资源组建公交集团公司,实施公共交通行业一盘棋战略,形成国有主导、规模经营、有序发展的格局,促进公交企业持续发展,为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供机制保障。
3.制定落实优先发展公交的扶持政策。一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城市公交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城市公交建设的投入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将公交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重点扶持;二是实行公共财政补贴、补偿政策。建立规范的企业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对公交企业实行严格规范的成本费用审计与评价,合理界定和计算政策性亏损,由财政给予补贴。因价格限制因素造成的政策性亏损(票价限制、油价上涨等造成的亏损)、承担社会福利性(包括对离休干部、老年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残疾人、学生等实行免费和优惠)及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的支出,地方财政及时进行审核,实行专项经济补偿;三是加强对城市公交的政策性扶持。对符合现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城市公交企业,实行相应的税收优惠;四是逐步实行公交低票价政策。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公交票价,并向低票价过渡。
4.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推进公交站场枢纽、公交首末站和公交候车亭的规划建设。在长途车站、口岸、火车站等交通节点建设大型公交换乘枢纽,形成市内公交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转换,方便乘客换乘公交车。在有条件的老城区以及主要交通干道上建设港湾式停靠站,配套完善站台、候车亭等设施,对符合公交车通行条件的居住区,必须设置公交线路及相应的站点。同时,强化智能系统建设。
5.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的理念,提升公交车辆档次,加强对公交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交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监管,维护企业职工权益,切实稳定公交从业人员队伍,探索建立长效文明创优机制,全面提高公交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