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全体会议 >>达州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正文

关于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3年04月12日 文章点击数:5368

 

关于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  王守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作为达州经济社会追赶跨越的主引擎,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的决定》等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但从实施的情况看,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要素保障不力。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融资难、成本高,制约企业发展,因为资金缺乏,一些好的项目难以实施,企业发展后劲乏力;用地指标紧缺,许多签约项目落地难,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激励政策不够,难以招聘到真正需要的人才,职业培训与企业用工脱节,技术工人严重缺乏。

二是政策环境不优。我市及各县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但与其他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优势不够明显,扶持力度尚需加大。加之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比较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滞后,平台建设迟缓,致使工业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慢、质量不高、效益低下。

三是政务环境不佳。市县对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都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但一事多请、一文多送、不按时限办结等问题仍然突出。个别部门缺乏服务意识,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吃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部门和中介机构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各种摊派赞助名目繁多,企业负担较重。

四是人文环境堪忧。“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涉及发展形象”的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有的干部思想解放不够,真抓发展和大胆创新的意识不强,缺乏进取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敢承担责任和风险,事事照搬文件,求稳怕乱,畏首畏尾,亦步亦趋,服务企业主动性不够。

市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发展支撑力。到2015年,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五个一”目标(即: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园区1个,实施重大工业项目100个,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00户,建立工业信息化示范企业100户)。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凝聚力量,真抓实干。

(一)进一步强化领导。要进一步充实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导机构,制定并完善领导机构成员和组成单位的职责,对因工作变动发生人员缺失的要及时补充,并选调一批有事业心、责任感,熟悉工业经济工作的同志组成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切实加强对工业工作的领导。要继续实行领导干部联系挂包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办法,定人员、定目标、定任务、定奖惩等,确保其健康运行。

(二)进一步完善政策。根据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参照其他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市县已出台的支持鼓励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一次修订完善。重点是要结合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出台一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和保护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鼓励政策。

(三)进一步创新机制。主要是如何切实解决好资金、土地和人才等制约因素。一是建立本区域内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投资担保机构的运行机制,解决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二是探索建立企业用地保障机制和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切实解决好工业企业发展用地难的问题。三是建立和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达州;探索建立园区员工公司,为企业发展储备和培训技术工人,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

(四)进一步扩大开放。要在全社会树立更加开明开放的意识,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营造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文环境和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使“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要制定招商引资统一政策,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使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干部都成为招商主体,真正形成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良好格局。

(五)进一步强化服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企业发展营造好优良的软硬环境。一是要搭好平台。重点抓好全市“1+7”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把园区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全面落实规划,真正做到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搭建好平台。二是要规范秩序。加大对企业品牌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好企业的商标品牌。规范信访秩序,依法打击涉黑涉恶势力煽动群众非法上访的行为,在保护群众合法利益的同时保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要改进作风。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狠抓作风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要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优化审批程序,减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特别是要重拳整治乱收费等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