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3年04月12日 文章点击数:6141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市政协委员 戴 婕
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先后多次组织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审批项目大幅度减少,审批效率明显提高。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项目入驻不到位。有的单位以重大事项须单位主要领导审签或报政府领导审定为由,不在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实质性审批办理。“两集中两到位”开展近2年来,仍有一些部门项目进驻不彻底,在中心办理不到位,与“应进必进、集中审批”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窗口授权不到位。一些职能部门领导不愿放权、不愿授权的思想严重,不少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实质性的审批权力,一些窗口接件后还得送回原单位给相关领导签字,而后再回中心上网打证;有的甚至还让办事群众“两头跑”,滋生“吃拿卡要”问题。
三是行政资源分割。一方面,信息资源缺乏整合。如基建项目涉及到的地下各种专网如水网、电网、气网等的分布,由各个部门掌握,没有哪一个单位能把它完全搞清楚。有些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的电脑信息仍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门户网站的信息,一部分是以保密为由的职能部门专网的信息。另一方面,权力资源缺乏整合。例如某地一家外商投资企业申请建厂,厂房只有一个,可是住建局、国土资源局等,都要分别对厂房面积进行测量,搞得外商不堪其扰。
四是中心建设较滞后。市政务服务中心无论规模还是功能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群众的需求相差甚远。杭州、宁波、义乌拥有5至6万平方米的办事大厅,而我市的办事大厅仅15000多平方米,容量严重不足,且不标准,其靠金兰小区一边不通风、不见光,不利于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五是监管激励机制不完善。审批制衡机制不健全。一些单位内部审监不分,监督制约不力,使得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的问题仍较严重。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政务服务中心对窗口工作人员的选用、考核和职务晋升没有发言权,窗口工作人员人在政务服务中心,却维护着各自的部门利益,且不敢大胆履行职责。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公开办事流程。彻底清除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对重复审批或互为前置的审批事项一律予以取消。要重点围绕投资项目审批和企业设立审批,最大限度地压减前置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审批事项备案公示制度,凡新增审批事项未经审核公示的,一律不得实施。按照精简效能、权责一致、公开透明的原则,梳理办理流程,规范工作程序,严格界定受理、初审、核准、发证等审批环节的岗位职责、审批权限和时限要求,做到岗位职责落实、审批权限明确、时限要求具体、权力运行透明。要充分落实窗口授权,把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地授权窗口工作人员直接办理,加强对充分授权后的审批权力监督,加强风险点排查与防控,确保依法高效审批。
二是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减少程序和环节。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方案,凡只作形式要件审查的审批事项必须在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后直接办理;涉及个人办理的资格、资质、注册且主要依据考试结果进行审批的事项要实现当场即办。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并联审批服务窗口,探索建立联合会商、联合会审、联合踏勘的并联审批运行机制,全面开展企业设立登记和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协调与并联审批相关的前置事项以及评估、代理等中介业务进驻并联审批大厅开展配套服务,提高审批效率。要依托绿色通道服务窗口,对西博会、渝洽会等签约的重大投资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全程代办、跟踪督办等绿色通道服务。积极推行将个别部门办件量少的事项委托政务服务中心办理。
三是加强审批标准化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功能。建议修建政务服务大楼,推进市、县两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形成基本统一的服务设施标准、窗口设置标准、文化建设标准。提高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点规范化建设水平,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联动体系。要制定审批事项集中和授权的标准,按照未进例外的原则,所有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的审批、服务事项均应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并按照窗口首席代表制度充分授权窗口受理办理。严格执行首次办理预登记、一次告知制、审批案卷内审制和办件管理制度,加强对审批过程和结果的监管。
四是加强电子政务,推进网上审批。积极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加快建立与网上审批相适应的内部工作运行机制,加大网上受理审批力度。加强电子政务大厅建设,实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大厅,牵头审批部门以“电子联系单”代替纸质联系单,通过审批网进行并联审批,协办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回复意见,否则按“超时默许制”办理;协办单位在签署意见时,不得再相互征求意见或以相关部门的意见为前置条件,避免推诿扯皮和陷入审批“死循环”。
五是加强中介管理,规范中介市场行为。一是规范中介行业管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对所有中介行业进行专项清理,定期召开中介行业警示教育会,预防职务犯罪。二是创新中介管理体制。指导建立行业自律体系,制定自律公约和执业规范,建立群众监督体系,完善中介机构信用档案。三是提升中介服务水平。对中介服务事项进行清理规范,制作办事指南和流程图,做到办事项目“五统一”。
六是加大监管力度,改进考评方式。一是加大政务服务中心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将人员的选用、考核、和民主测评权赋予政务服务中心。二是加大效能监察力度,配齐配强效能监察力量,对部门项目假入驻、假授权和窗口工作人员违反效能建设制度规定的行为,严肃予以责任追究。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强化对进驻中心大厅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审批服务效能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和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