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花红”别样红——民建达县总支帮扶达县花红乡工作纪实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3年06月19日 文章点击数:6086
“民建·花红”别样红
——民建达县总支帮扶达县花红乡工作纪实
2012年,民建达县总支部与达县花红乡结为帮扶对子,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帮扶之路。帮扶工作开展两年来,在帮扶中,民建总支充分发挥经济界人士聚集优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等独特优势,深入调研建言献策、大力开展对口帮扶、多方协调招商引资,为助推花红乡加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谱写了民主党派与基层合作的新篇章。
五年规划,做好实事,真情谱就为民篇
“动真情、出实力。助民富、暖人心”。自与花红乡“牵手”的那一天起,民建总支就将此作为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切实践行着。
调研出谋,争取聚焦花红。2012年春,民建总支邀请了达县县委统战部和教育、交通运输、卫生、水务、农业、林业、畜牧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部分企业家,花红乡同乡联谊会成员等30余人,到花红乡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的产业发展现状、地理气候特征、风土人情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协助花红乡制定“经济社会发展5年规划”,要在5年的时间,让花红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缔结协议,实现长效合作。经过三个月的精心筹备,2012年
两载合作,共建基地,传经送宝富民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民建总支大力争取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的鼎力支持和积极援助,积极帮助花红乡调整产业结构,变“输血”为“造血”,让村民人人成为致富能手。
牵线搭桥,引来“金凤凰”。开展帮扶伊始,总支在民建达州市委的大力协助下,为花红乡成功引进了四川岭地农业有限公司,在该乡发展集中连片300亩紫薯示范基地,并免费向500种植户发放了紫薯种苗50万株,价值6万余元。
同时,为推动紫薯基地的建设,寻找多方的支持与帮助,总支数次邀请达州市政协、民建达州市委、达县人大、政协、县委统战部等单位的领导调研紫薯产业发展工作,与紫薯基地负责人和种植户交流,了解并帮助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紫薯丰收,合作初见成效。紫薯示范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全乡的紫薯产业发展。2012年11月,全乡已种植紫薯2000余亩,当年实现产值300余万元。热火朝天的紫薯收购现场上,达州市政协副主席、民建达州市委主委王善国见证了丰收的时刻。他表示,还将继续加大对花红乡紫薯基地的支持力度,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
尝到了甜头,2013年花红乡再接再厉,规划种植紫薯3000亩,预计产值450万元。如今花红乡政府对紫薯产业充满了信心,农民增收致富的劲头更加足了。
数次给力,扶贫扶智,传递温情暖民心
竭力解决民众所需、干部所盼的事情是“民建•花红”合作中民建努力的方向。民建总支利用自己参政建言平台,在市、县人大、政协会议期间,民建以党派集体建议或提案分别向人大、政协提交了《关于尽快整治三叉河、造福两岸村民的建议》、《关于打造达县东大门的建议》等,直接反映了花红乡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目前,关于花红乡发展紫薯产业的问题得到了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农技等部门已经做了相关的跟踪服务;关于尽快整治三叉河的建议得到了水务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派出技术专家到现场勘验,有望在近年逐步得到解决。
既扶贫,也扶智。2013年3月,民建总支争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走进了花红乡。现场向群众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万余份、蔬菜种子500包;义务诊病300余人;为贫困村民赠送化肥2800斤、饲料280斤、棉被14床。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和交口称赞。
花红乡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牵动着民建总支会员的心。自帮扶花红乡以来,总支先后为花红乡中心校“留守儿童书屋”捐赠电脑2台、图书128件;积极协调达县教育工会,为书屋争取现金2000元,用于添置书籍、体育用品等。在“六一”儿童节前夕,还为该乡各村小30名贫困留守儿童送上了书包、文具等物品。
在开展调研时,总支无意中得知花红乡双河庙村三组王秀春一家生活十分贫困,当场为其捐赠现金500元,叮嘱他们好好保重身体,战胜眼前暂时的困难,重树生活的信心。
下一步,民建部支还将开展民工技能培训,争取让农民掌握更多的致富技能。
亲密相帮、亲情相融的“民建·花红”合作,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未来的几年,新的一轮“民建·花红”合作将会结出新的硕果。(民建达县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