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讲话 当前位置:首页>>主席讲话>>正文

在市政协三届十次常委会上的讲话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3年04月24日 文章点击数:25481

 

发挥政协优势 认真履职尽责

大力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在市政协三届十次常委会上的讲话

康莲英

2013423

 

各位常委,同志们:

市政协三届十次常委会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主题协商讨论、建言献策,大力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会前,举办了常委学习讲座,听取了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张鹏博士就国家宏观调控所作的精彩报告;组织开展了“政协委员爱心服务日”活动,举行了隆重的捐款仪式。市委副书记王川红同志,市人大副主任张德珍同志,市政府副市长洪继诚同志,市委、市政府联系政协工作的副秘书长邓一明、陈良云同志莅临会议指导,驻达省政协委员、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协主席、市政协委员代表、市政协机关副县级以上干部列席了会议。会上,市政府副市长洪继诚通报了全市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工商局、市地税局的负责同志分别报告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情况;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预防腐败局局长陈刚通报了2012年度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市政协经济委、通川区政协、市总工会、市工商联、民建达州市委和陈明星、贾建、陈先杰三位常委分别作了大会发言,其它与会同志即兴踊跃发言,大家围绕主题、深度思考、务实建言,为小微企业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会后,请办公室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专题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民营经济的活力之源,是百姓创业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基础。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是政协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履职为民、服务民生的重要体现。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深刻认识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自觉为小微企业发展给力,促其健康快速发展。

一、着力思想引导,推动形成共识

思想指导行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深化认识是基础,形成共识是关键。要发挥政协组织信息广、渠道畅的优势,多做宣传明智、政策普及的工作,深化社会对小微企业的思想认识,营造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宣传重要意义,营造发展氛围。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大企业顶天立地,也需要小企业铺天盖地。虽然小微企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不如大中型企业大,对财税收入的贡献不如大中型企业多,但小微企业因体量小而应变能力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因数量多而用工多,是群众就业的“主渠道”;因分布广而便利多,是社会和谐的“风向标”,在百姓创业、群众就业,经济繁荣、服务群众,社会和谐、维护稳定等方面具有大中型企业难以比拟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和广泛宣传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增进社会各界对小微企业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政府更加重视、全社会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共识。

(二)宣传政策措施,促进政策落地。近年来,中央和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文件,从加大财税支持、缓解融资困难、提升发展能力、支持开拓市场、完善公共服务、强化保障措施等方面给予小微企业政策扶持。然而调研表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没有完全到位,条件不符固然是主要原因,但小微企业对政策不知晓不熟悉也是重要因素。政策执行的前提是政策普及。广大政协委员要认真学习、仔细研读、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让广大小微企业业主知晓政策、熟悉政策、利用政策,形成“运用政策求发展、争取政策抢机遇”的共识。

(三)宣传产业方向,形成科学发展共识。目前,我市小微企业大多集中在三产业、传统产业和低端产业。生产方式简单、管理方式粗放、竞争能力不强、发展潜力不大、科技含量不高,是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积极认真地宣传国家产业政策,准确研判小微企业的走势趋势,引导小微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升产业规模层次,推动小微企业生产由高消耗向高效率、产品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形成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共识。

二、着力破解难题,积极调研建言

小微企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把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持续关注、跟踪研究、全力助推。

(一)深入调研献良策。成本高、税负高,用工难、融资难,玻璃门、弹簧门,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难题。如何破除两高、两难、两门的问题,搬掉小微企业发展的绊脚石,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也需要各级政协使劲给力。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深入企业,选择拓宽小微企业准入领域、建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搭建小微企业孵化平台、完善小微企业用地保障、推进小微企业“抱团”融资、推动小微企业升级转型、化解小微企业用工难题等课题,深入调查找问题,剖析问题找原因,分析论证找对策,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建务实之言,献管用之策。

(二)协商建言出妙计。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高智高参的集合体;联系广泛、包容性强,能够集中不同界别和阶层的意见。要把小微企业发展作为政治协商的重要内容,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融汇社会各界代表和精英人士,通过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全委会议、专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等形式,深入协商论证、研讨建言,为小微企业结构调整建言、用地保障献策、融资创新支招、制度完善出谋,为全市小微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建诤言、献良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三)反映民意畅诉求。反映民情、畅达民意,是政协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党政掌握社情、科学决策的基础。推进小微企业发展,各级政协组织要发挥渠道畅通、下情上达的优势,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与企业业主真诚沟通,与务工群众坦诚交流,了解企业业主的真实想法,掌握务工群众的真实诉求,当好“桥梁”和“纽带”,反映好意愿和诉求,推动企业业主和务工群众沟通交流,为党政掌握实情和科学民主决策、为小微企业持续发展履职尽责。

三、着力政策落实,开展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政协的重要职能,也是政协的重要优势,更是促进政策落实的有效手段。要把握监督重点、选准监督角度、灵活监督方式,认真履行政协民主监督职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一)督促政策落实。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中央和省、市及财政部、银监会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支持商业银行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等文件,但比政策的制定出台更关键的是政策的执行落实。人民政协既要建言政策的制定,也要监督政策的落实,要通过办理政协提案、组织专题视察、召开专题协商会议等形式,了解减税降负的落实情况、融资难题的缓解情况、准入领域的拓宽情况、企业用地的保障情况、用工难题的化解情况、玻璃门弹簧门的破除情况……促进相关政策落实到位,促进群众创业激情不断增强,促进企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二)助推环境优化。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营养,也是政协民主监督的重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解决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政务审批项目过多、审批程序过繁,服务态度不优、工作作风不实,个别工作人员乱检查、乱罚款、吃拿卡要等现象时有发生。对这些企业业主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政协组织要采取委派民主监督小组(员)、民主评议、专题质询等方式,加强民主监督,强力督促解决,为企业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三)提高监督实效。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服务”的理念,在监督中促进工作、助推发展。要坚持把民主监督与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有机结合,在监督中出谋划策,既督促扶持政策措施“是否落实”,又督促职能部门“更好落实”;要根据不同的监督内容、监督事项采取不同的监督方式,重大问题集体视察、难点问题合力监督、专项问题专题评议、尖锐问题开展质询、隐蔽问题“微服私访”,力求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结合最紧密,监督效益最佳最大。

四、着力跨越发展,发挥表率作用

市政协委员中有不少委员是小微企业业主,有不少委员工作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职能部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义不容辞,应有作为。尤其是企业委员既要为小微企业发展支招建言,更要抓好自身企业发展,在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中作出表率,引领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一)带头做大做强。当前,小微企业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各级党政对小微企业的重视程度之深、扶持力度之大、出台的政策之优,前所未有。企业委员要抢抓大好机遇,自觉树立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使命感,练好内功、跨越争先,瞄准政策、选好项目,做强产业、做大企业,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这不仅是政协委员的职责所在,也是委员企业的出路所在。

(二)带头转型升级。当前,全国上下都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升级版的中国经济,是绿色低碳的经济、创新驱动的经济、开放发展的经济。小微企业要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自觉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推进创新管理,这不仅关乎小微企业能否发展,更关系小微企业能否生存。委员企业要瞄准国家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利用。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利用,提高科技含量,促进企业创新发展、集约发展。

(三)带头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服务群众,既是企业的持续发展之道,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委员企业要带头履行社会责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信发展,依法发展。要心系群众劳苦,积极吸纳群众就业,解决好务工群众社会养老、医疗保险等具体问题。要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奉献爱心,真诚回馈社会,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各位常委,同志们:420日凌晨802分,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地震发生后,市政协按照省政协的安排部署,迅即行动,及早谋划,积极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发出了支援4·20灾区抗震救灾的通知成立了支援4·20”灾区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支援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发出了倡议书,倡议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行动起来,积极奉献爱心,踊跃捐款捐物,为抗震救灾作贡献;向雅安市政协发出了慰问信,对受灾群众和雅安市各级政协委员、政协干部职工表示慰问。特别是昨天上午,市政协组织了为“4·20”地震受灾群众捐款仪式,共现场捐款58万元,充分展示了广大政协委员服务救灾大局、心系群众安宁的高风亮节和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人民有灾,政协有责;人民有难,政协有为。”抗震救灾是当前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最紧迫的任务。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迅速行动起来,发挥政协优势,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奉献爱心,为夺取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做贡献。要积极捐款献爱心。各级政协组织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精心组织,周密谋划,有序有效地开展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广大政协委员要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奉献爱心、真诚奉送温暖,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与灾区群众共渡难关。要广泛宣传聚合力。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凝心聚力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党委政府抗震救灾的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宣传政协委员和广大群众支援灾区、奉献爱心的典型人物事例,增强抗震救灾的信心,消除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发动更多群众、凝聚更多力量投身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去。要履职尽责促发展。把抗震救灾中焕发出来的巨大热情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前进动力,转化为推进达州追赶跨越的具体行动,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工作,多研究多思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意见建议,以良好的履职成效促进达州在全省多点多极战略中率先实现次级突破。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