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席会成员视察渠江流域综合治理情况的报告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3年08月09日 文章点击数:10964
关于主席会成员视察渠江流域综合治理情况的报告
4月9—11日,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采取分组现场视察和集中座谈建言、听取介绍与走访群众相结合的方式,专题视察了渠江流域综合治理情况。重点视察了万源市城区堤坊工程和寨子河水库、宣汉县城区堤坊工程和白岩滩水库、渠县城区堤坊工程和刘家拱桥水库、达县金盘子水库枢纽工程等12个渠江流域综合治理重点项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治理情况
渠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启动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四川省渠江流域防洪规划》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加强衔接配合,务实有效推进,取得了明显进展。截止目前,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1.78亿元,占《四川省渠江流域防洪规划》和《达州市渠江流域防洪治理实施方案》阶段规划投资的133%。
(一)组织领导有力。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和指挥全市重点水利设施项目的前期论证和建设工作;建立了防汛抢险专家库和防汛重点部位观测报警队伍539支2747人,防汛抢险队伍664支38988人;制定了《达州市州河联合防洪调度预案》,加强了对宣汉县江口、通川区罗江、达县金盘子3座电站等重点水利防洪工程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形成了责任明确、统一协调、上下联动的防洪调度模式。
(二)水利工程推进顺利。“3+10+
(三)预警监测有效。积极推进防汛现代化建设,建成市级防汛会商中心1个,县级防汛会商中心6个,河道、水库自动监测站12个,初步实现了对全市主要江河控制性断面和中型以上水库的实时监测。完成宣汉等6个县级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建成简易雨量站576个,自动雨量站59个,简易水位站7个,自动水位站20个。建立了州河洪水预报模型,加强对州河洪水规律的分析与计算,有效提高了州河洪水预报精度。
二、几点体会
视察中,大家一致认为:渠江流域综合治理得到重视并有效实施,是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充分体现,是坚持发展和民生并重、经济和环境并重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一)规划有深度。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了省委、政府高度重视渠江流域综合治理,制定出台《四川省渠江流域防洪规划》的机遇,主动跟进,积极对接,制定了《达州市渠江流域防洪治理实施方案》,坚持“上蓄、中固、下泄”治理原则,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防洪御灾和生态保护结合、工程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结合,整体规划流域治理,综合布局项目工程,规划科学合理、及时前瞻,上级认可、群众满意。
(二)争取有力度。全市各级党政及其主管部门坚持把达州作为渠江流域综合治理的主战场,精心编制规划项目,千方百计挤进盘子。达州进入《四川省渠江流域防洪规划》的投资约500亿元,其中航运整治190亿元,防洪治理310亿元,水利工程项目估算投资195.65亿元,占全流域防洪总投资的63.1%,进入国家和省上规划的项目总投资居渠江流域5市前列。土溪口、固军两座大型水库已挤进国家发改委“十二五”投资计划。
(三)建设有进度。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市、区)高度重视渠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提要求加压力;相关领导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提供要素保障,推进建设落实;水务等主管部门采取“周例会、旬督查、月通报、季小结、年交账”等措施,定人定点定职定责,加强技术指导,强化督查落实,确保项目按期推进;项目业主围绕计划,倒排工期,加紧施工,各项工程进展较为顺利。
(四)推进有难度。工程进展中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受国家政策影响,大型水库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进入国家规划难度较大;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尤其是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压力大;航道治理处于规划阶段,启动实施进展缓慢,金盘子水电站坝改闸项目推进较难;渠江流域综合治理协调联动机制不够健全,达州积极主动但其它市、县(区)未能同步推进。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的力度。渠江流域综合整治涉及5市22县(区),需要协同联动、整体推进。要争取省委、省政府将渠江流域的综合整治纳入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完善工作机构,分工落实责任,强化督查落实,确保渠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有序推进。要推动省委、省政府成立渠江流域防洪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加强气象、水文、水利、水库、电站的统筹协调,确保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破除地域限制、利益限制,完善流域内5市22县(区)统一的防洪预警、管理、指挥系统,实施巴河流域、州河流域统一的防洪调度,确保安全渡汛。当前,应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召开渠江流域防汛工作会议,统一安排部署流域防汛工作,确保今年安全渡汛。
(二)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和向上争取的力度。渠江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和省委、省政府“再造一个都江堰”等政策机遇。达州应抢抓机遇,精心编制一批、论证一批、包装一批、储备一批有质量、有深度、有针对性的防洪控制性水利骨干项目和航运治理项目,切实加强与中央部委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对接、沟通、汇报,促进项目早立项、早实施、早见效。要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争取合力,力争有更多项目进入中央及相关部委的决策视野,纳入近期投资计划。
(三)加大在建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监管力度。市政府及其水务等相关部门要强化督查和质量监管,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特别是在建的三座中型水库,要按照时间节点加紧建设,确保今年安全渡汛。要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实行建筑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指派专门工作机构加强质量监管,既加强建筑材料的监管又加强施工流程、建设质量的监管,既加强对主体工程的监管又加强对附属工程的监管,确保流域整治各项工程成为形象工程、精品工程。
(四)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和河道执法力度。科学规划和建设水文监测站点、雨量监测站点,完善站点设施,提高水文监测和雨量监测的准确性、及时性。完善气象预报设施建设,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准确性。加强河道治理,实施最严格的河道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和审批临河、跨河建筑物,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提高河道泄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