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览 当前位置:首页>>提案选览>>正文

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健全达州市城市公交服务体系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3年08月12日 文章点击数:9066

 

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健全达州市城市公交服务体系的建议

 

    提案号: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228

    提案者:周利

主办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提案内容:

    一、达州市城区公交行业基本情况

  1、达州市城区公交基本情况

    据调查,达州市城区现有公交车辆294辆(含城市观光车1辆),城市公交客运企业4家,即:达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国营企业,144辆)、达州市鸿运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营企业,80辆)、达州市鸿通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民营企业,20辆)、达州市龙兴运业有限公司(民营企业,50辆)。全行业共有从业人员约1600余人,开行公交线路29条,公交站点247个,其中正式站台146个,招呼站101个。每天运行1500班次左右,运量达2530万人次左右,公交线路总里程316公里,公交线网密度7.2KM/平方公里。

    近年来,市委、政府对发展城市公交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从2010625201185,市政府两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公交有关发展计划和调整方案。从2010年至今,城区城市公交已新增大型公交车41辆,更新迷你巴士24辆,报废更新大型公交车14辆,同时新增公交线路6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条,城区公交客运行业得到较好发展,圆满地完成了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期间的交通运输保障任务。因天燃气价格上调,市政府从20107月至201112,补贴城区公交达1400余万元;因燃油价格上调,国家补贴达州城区公交达2000余万元.

  2、城区公交运行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达州城区城市公交得到了较快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的出行需要。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公交发展已明显滞后,并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1)、公交行业滞后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一直以来我市公交企业及经营者随市场自负盈亏、自生自灭,但其承担政策性公益性运输任务日益频繁,导致城市公交发展的速度相对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公交线网的运行效率低下,特别是高峰期公交运力严重不足,制约了运行效率。

    (2)、公交客运企业经营困难,不稳定因素增多。城市公交客运企业基本实行市场化模式运作,但公交车票价受国家控制,无法根据燃修费用、人工支出、车辆运行各种成本变化而提高。同时,国有企业管理有待加强。

    (3)安全隐患众多,事故预防难度加大。我市系山区丘陵地貌,未实行公交专用道,社会车辆与公交车争抢车道,擦挂现象时有发生,一般交通安全事故不断。现阶段,我市城区大部分公交车系于09年为迎接“十运会”而更换的,已运行多年,车辆技术状况普遍较差,车容车貌存在老旧、破损,安全隐患严重。城区公交行业多条无人售票公交线路存在驾驶员超时作业疲劳驾驶的严重安全隐患。

    二、建议

    为了逐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惠民政策,提升达州城市的口味及形象,缓解达州市区交通拥堵的现状,缓解城市停车难状况,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利于环保。应当引导市民多坐公交车。因此建议如下:

  1、政府加大投入。以定额补助形式,支持市公交交通有限公司等国有性质的企业购买新的公交车,改善目前公交车车辆不足及车况破旧状态。政府定额补助公交车安置摄像头,便于安全管理。政府定额或按比例补助70岁老人乘车费用。

  2、运营线路到期后,不再与私营车主续签合同,将所有公交线路收回由市公交有限公司等国企统一安排营运,以便国家投入补助、统一调度及充分体现公交运营的公益性,避免公交运营成为普通的商业行为,为追逐利润的最大化而忽略其公益性的一面。

  3、建立专用公交车道,确保公交车畅通无阻运行,从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市民工作生活正常秩序。

  4、健全公交服务体系。由交通管理部门牵头,面向多个金融企业策优条件征得一个金融企业赞助,建立IC卡系统。优惠常年工作生活需要坐公交车的市民特别是学生。

  5、加强领导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国企应合并精减管理科室,减少管理人员及后勤服务人员售票员,完善落实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基本建设立项要科学,建设过程要严格按规定进行,对随意扩减项目规模要实行领导责任追究制。总之,规范操作,向管理要效益。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