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3年08月12日 文章点击数:9935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提案号: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045号
提案者:唐定智
主办单位:市教育局
提案内容: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涉及社会、家庭、学生个人的系统工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近年来,先后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对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规范要求,各类学校对自己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也有了一些好的做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的普遍关注。
一、目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部分学校、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由于升学压力,学生在校时间被文化课所占用,学校很难真正把德育放在工作第一位。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轻实践,评价学生往往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
2、学校现有的德育课程内容陈旧,与飞速发展的客观世界和中小学生的思想实际存在距离,不能真正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心理健康教育不普及,缺乏精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整体教育较多,差别教育较少,教师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的沟通,更有甚者以语言伤害、体罚等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
3、传统的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减弱。留守学生日益增多,家长和子女无法及时沟通,无法体察子女在思想变化上的细节;独生子女多,在不少家庭出现溺爱现象,使部分未成年人身上沾有骄、娇二气,心理素质脆弱,一切以个人为中心,责任意识淡漠;部分家长不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对子女思想道德的形成起了反作用;另外,单亲家庭增加, 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因情感缺失而导致性格缺陷。这些都减弱了家庭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发展的作用。
4、成人用品充斥市场,造成部分中小学生思想、语言和行为成人化。由于缺乏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管手段,宣扬色情暴力的宣传媒介,特别是网络图片、聊天、游戏、广告以及不适宜中小学生收看的影视剧大肆泛滥,这些对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判断力的中小学生起着恶劣的影响。
5、茶馆、娱乐会所的聚众赌博、嫖娼卖淫等社会丑恶现象泛滥,毒害着青少年的思想。
二、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完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机制。将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增强中小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遵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要让社会的每个成员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对近年来出现的网络、毒品、少年暴力等问题制定可行性措施。
2、清除文化垃圾,营造“社会防护林”。加强“网吧”、广告、音像制品、图书管理,对制作、贩卖、传播含有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单位和个人,对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惩处。加强对文化娱乐市场的管理,禁止茶馆、娱乐会所的赌博行为,坚决打击嫖娼卖淫活动。加强社区青少年活动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学校放学,社区开学”,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青少年的业余生活阵地。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体系中,把无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创建安全小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有不良行为和刑满释放、解教的青少年,建立社区青少年管理档案,安排专人开展结对帮教,每月定期走访、谈心,把违法犯罪的倾向和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3、充分发挥学校的德育优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像抓安全责任一样对校长实行德育问责制。学校要真正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首位,加强对德育教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注重实践教育、传统教育和主题教育;利用学雷锋活动日、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八一”、“一二.九”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征文、演讲、歌咏、舞蹈和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增强爱国主义,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利用中日钓鱼岛争端,加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关注学生各时期的心理变化,对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加强挫折、人格、人际交往、青春期、伦理道德、公民责任与义务、审美等方面的教育;在关心先进的同时,更加关注后进生,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4、提高家长的素质,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子女的素质取决于父母的素质,为人父母要做到与子女一起成长,提高自身修养,从物质和精神上为子女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鼓励、支持、督促各中小学开办“留守儿童之家”、“家长学校”,重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