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自身建设 >>学习园地>>正文

加强协调互动  做好对口协商工作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3年12月05日 文章点击数:15965

 

加强协调互动  做好对口协商工作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  褚小玲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是党的十八大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对口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对口协商工作,既是专委会知情出力、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口部门改进工作,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有效方法。只有双方加强协调互动,才能确保对口协商发挥有效作用。

一、提高认识,确保对口协商双赢共进

对口协商是政治协商职能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民主协商向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搞好对口协商工作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论断,对对口协商工作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作为政协专门委员会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按照党委的重要决策和安排部署认真贯彻执行。搞好对口协商工作是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达州经济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深化改革的阻力增加,资源环境的制约趋紧,维护稳定的任务艰巨;政协组织有着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面广、信息量大、位置超脱等诸多有利条件,应及时准确地收集民情,客观公正地反映民意,切实有效地对口协商,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献计出力。搞好对口协商工作是提升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对口协商是政协知情明政的重要渠道,是履行职能的重要平台,是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更大限度地发挥人民政协的积极作用;对口协商也有利于部门广开言路、广求良策,使决策更能兼顾各方要求,更有民意基础。因此,开展好对口协商工作,有利于党政部门和政协组织优势互补,双赢共进。

二、围绕中心,确保对口协商务实高效

对口协商是政协专门委员会与党政部门之间在互相交流中促进共识,在知识互补中形成思维共振,在增强认同感中实现科学决策。一是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对口协商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职必须遵循的原则。政协组织要牢固树立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重的思想,紧紧围绕事关当地发展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投资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围绕决策实施、工作落实、项目推进,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为施政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二是要紧扣部门工作重点开展对口协商活动。党政职能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某方面具有决策权和管理权。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要结合对口协商部门的职能和重点任务,以委员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专题调研、视察等活动形式,有重点、有选择地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情况通报,实地了解工作开展情况,积极建言献策,促进各相关职能部门改进工作,提高效率。三是要发挥特色优势开展对口协商活动。政协专门委员会是由不同领域、不同界别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各方代表人士组成,是“人才库”、“智囊团”。要充分调动政协委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根据委员的专长与特色,注重发挥好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界别作用,努力将政协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和发展优势,真正做到人才出库,智力出囊。四是要重视对口协商成果转化。对政协就有关问题提出的建议意见、反映的社情民意,部门要认真研究,及时回复办理情况,使协商意见进入决策程序,专委会要适时组织委员开展意见建议“回头看”,确保对口协商成果发挥作用,取得实效。要充分发挥对口协商在政治参与中的引导作用、在民主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在团结稳定中的促进作用。

三、健全制度,确保对口协商规范有序

坚持和完善对口协商,最终要以科学、完善的制度为保障。一是制度要更加健全。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和对口协商部门之间应切实加强经常性联系,认真总结好的经验,不断探索新途径,从协商内容、形式和程序等方面明确实体性行为规则,规范程序性运行机制,使政府各部门与政协各专委会之间的对口协商工作有章可循,将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健全对口协商工作长效机制。二是领导要更加有力。各级党政部门要把对口协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畅通渠道,多关心、多过问,及时协调处理对口协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好相关的专题研究,保障对口协商正常开展。三是责任要更加落实。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对口协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完善对口协商工作实施细则,落实工作责任,做到管事有制度、办事有人员。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一定要善于沟通,多讲实话,敢讲真话,除了交流信息、知情明政外,还要利用对口协商平台,掌握对口部门的工作动态,通过对口协商为部门鼓与呼,助推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解决,真正起到推动工作的作用。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