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土家族乡镇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4年03月12日 文章点击数:8798
关于促进土家族乡镇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市政协民宗外侨联谊委员会
主办单位:宣汉县政府
提案内容:
2013年,市政协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联谊委员会通过宣汉县土家族聚居区乡镇的7所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发现,虽然近年来近年来市、县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民族乡镇基础教育事业不断进步。但仍落后于我市总体发展水平。表现为:一是学校用房普遍不足。各乡镇现有学校用房中还存在B、C级危房面积达6531平方米;学生住房简陋紧张,普遍采取联排布置上下床,一个宿舍要住30—40名学生,导致学生晚上入厕难,并存在安全隐患;食堂简陋,学生只能游动就餐,有的学校学生只能在露天场所排队就餐;二是教学设施严重不足。除樊哙中学外,其余学校无实验室、功能室、多媒体、电教设备等教学设施。三是教师缺编严重。5个民族乡镇教师缺编69人,一师一校的18个学校多为临时代课教师,仅三墩乡就有5名村小教师临近退休,师资奇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中心校没有生活教师。
存在上述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是2013年前省、市对土家族聚居区政策扶持力度较弱。二是县、乡财力有限,对民族乡镇社会事业发展难有较大投入。宣汉依然是吃饭财政,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全县县、乡两级历史性债务高达14.7亿元,民族乡镇负债达6000余万元,对民族乡镇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投入困难重重。三是民族乡镇条件艰苦,难以留住人才。民族乡镇地处边远,山高坡陡,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比较落后,既难吸引优秀人才,也难留住优秀人才。
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市县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已于2014年1月批准宣汉县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优惠政策,为我市土家族聚居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建议我市跟进出台《关于做好民族工作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意见》,就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出具体意见,明确我市民族工作的具体任务。宣汉县要在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政策后新增加的地方财政收入中预算设立并安排民族工作机动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专项用于解决民族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解决民族事务方面特殊问题的经费,民族工作专项经费随着财力增长逐步增加;宣汉县对民族乡镇学校公用经费每年按高出其它乡镇20%预算。
2、大力引进培养人才保障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一是完善人才选任机制:对土家族乡镇学校的人才需求计划单列,在招考时,按照土家族人口比例划定招录比例,并确定一定名额进行定向招录,扩大人才进口,继续探索和推行教师本土化相关政策措施,通过多措并举尽快配齐编制内人员,大力缓解人才缺乏状况。二是出台留住人才的政策:参照民族待遇县对在民族乡镇工作的人才给予民族艰苦地区工作津贴;对在民族乡镇学校工作的教师职务晋升、职称评定采取特殊优惠政策。三是完善人才培训交流措施:建议出台支持措施,城区教师在评聘高一级职称前必须到乡镇,首先安排到民族乡镇支教一年以帮助民族乡镇教育水平;加大对民族小组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其教学水平。
3、加大投入快速改变土家族乡镇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市、县两级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西部连片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有关部门涉及的教育的项目安排应集中向土家族乡镇倾斜,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学校业务用房不足及设施设备短缺落后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