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达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4年03月20日 文章点击数:56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达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4年2月17日在政协达州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王善国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受政协达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提案工作,请各位委员审议,请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基本情况
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418件。其中,委员提案395件,各民主党派市委、专门委员会提案23件。经审查,立案368件,交62个承办单位办理。没有立案的50件提案,转送有关部门研究或参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同志亲自督办提案;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加强对提案办理的督查、考核和通报;各提案承办单位强化沟通协商,认真办理落实,取得了一定实效。截止2013年12月底,提案办复率100%,所提意见和建议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200件,占54.35%;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拟解决的159件,占43.21%;因条件限制暂时难以采纳落实的9件,占2.44%。
(一)助推经济发展。围绕坚持产村相融、发展实体经济、规范民间投融资管理、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方面的提案178件,占立案数的48.37%。对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提案,市委农工委等部门首次联合评选了17个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并由市财政补助资金85万元,全市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8个。关于大力发展LNG汽车产业的提案,在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LNG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中得到吸纳,实施了公交企业购置LNG公交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的提案,为达州市列入全省第二批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试点城市,发挥了促进作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提案得到高度重视,包惠市长亲自调研,市政府投入公交事业费用3400余万元,达州城区公交车全部实现了刷卡乘车和自动语音报站,更新和新增公交车204辆,首个占地6500余平方米的达州火车站公交车首末站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关于发展盐化工产业、加强林业站建设、拆除达州城区出租车后窗LED显示屏、加大烟霞山景区宣传力度等提案得到采纳和落实。
(二)倾力民生改善。围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繁荣文化事业和产业、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提案143件,占立案数的38.86%。市政府采纳了弥补达州市南城教育资源不足的建议,编制了《达州市主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资源布局规划(2013-2020年)》,将陆续在南城杨柳垭、三里坪、翠屏山新建8所中小学校。针对加强体育设施维护的提案,市政府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支出132.8万元,及时对全市健身设施进行了检查和维护。就提案反映的医疗广告问题,市级主流新闻媒体全面停播(发)违规医疗药品广告。针对加快推进达州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的“一号提案”,市住建局等部门深入调研,摸清了情况,市政府研究了《达州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实施意见》。截至2013年底,中心城区已实施改造18个片区37.7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33亿元。关于规范达州城区户外广告牌的提案,市城管执法局强力拆除户外广告414块、面积4.1万余平方米。关于改造污水管网、增设垃圾桶等提案也得到及时办理,受到提案者和群众好评。
(三)促进社会和谐。围绕建设节约型机关、清退行政执法队伍临聘人员、严厉打击货车非法改装等方面的提案47件,占立案数的12.77%。针对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提案所反映的问题,市纪委牵头对全市200余户企业进行调研,对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进行集中整治。针对提案反映强烈的达州火车站周边非法营运问题,开通了西客站直达大竹、宣汉和开江的班车。对提案反映通川区谭家沟村“用电难”的问题,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及时办理,投入资金45万元,对全村电网进行了改造。关于健全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机制、消除“龙洲半岛”塔吊安全隐患等提案,承办单位认真办理,收效良好。
二、主要做法
一年来,市政协突出提案工作的全局性定位,把提案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多次研究提案工作;主席会成员分别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市政协委员、各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积极参与提案办理工作,发挥了政协的整体功能。
(一)提高质量,大力夯实提案工作基础。搭建知情平台。通过组织调研、视察,召开知情明政通报会、专题协商会等形式,增强委员撰写提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强化撰写引导。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向市级有关部门征集提案选题,整理了90个提案参考题目;印发提案征集通知,提出撰写提案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提高提案质量。认真选题、深入调研,精心打造“一号提案”;反复审查讨论,准确遴选重点提案;加大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专委会提案征集力度;把有关大会发言、调研报告转化为提案;严格立案审查把关,确保提案质量。
(二)增强实效,深入开展提案办理协商。持续关注、锲而不舍,跟踪督办。对2011年“缓堵保畅”、2012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两个“一号提案 ”,分别开展专题视察。目前,凤凰山隧道、金南大桥等工程相继开工,达州城区设置了交通信号灯倒计时装置(车行和人行)417套;全国新农村文化演展基地、市图书馆建设加快推进,达州城区首个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巴人文化广场初具规模。对2012年的50件B类提案,进行跟踪办理和督促承办单位再次答复。集中力量、各个击破,逐件督办。对加强城市绿化等16件重点提案,分别进行督办。突出主题、提高效率,分类督办。对5件创建文明城市类提案集中督办,就委员们关注的城建、交通、民政等方面的提案,分别组织了面商会。一年来,召开各种形式的提案办理协商会、座谈会36 次,走访承办单位12个,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工作深入开展。
(三)增添举措,积极创新提案工作方式。组织提案承办单位经办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增强提案办理的规范性;召开全市第八次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深入探讨提高提案办理协商质量的新路径;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首次联合对32件优秀提案、13个提案工作先进单位和14名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扬,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在各级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提案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效,扩大提案工作的影响;公开部分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提案工作联络员制度》,建立了提案工作联络员队伍,为提案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专门印发了《提案办理工作总结报送暂行办法》,规范了提案办理工作总结报送的内容、方式和程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何发挥好委员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提案整体质量;如何健全提案办理协商机制,进一步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如何扩大提案工作的社会参与度,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等,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研究、切实改进。
三、工作打算
在新的一年里,市政协将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要求,更好地发挥提案工作的优势和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整合资源中形成合力。促进提案工作与委员视察、专题调研、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有机结合。引导委员从自身比较熟悉、有专长的领域入手,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提案。发挥市级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专委会和界别优势,形成更多高质量的集体提案。
(二)强化沟通协调,在协商对话中凝聚共识。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提案办理协商,推进重点提案高层协商、同类提案集中协商、综合提案联合协商、陈年提案持续协商。开展民主评议提案办理工作和网络议政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促进提案办理协商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三)优化服务措施,在不断探索中提高水平。组织召开全市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推动承办单位加强对提案办理工作的梳理和分析,提高提案办理工作质量。充分发扬民主,组织评选2013-2014年优秀提案、提案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加大提案工作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各位委员、同志们:新形势新任务对提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发展提案工作新局面,为推进达州率先实现次级突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