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政协三届四次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全体会议 >>达州市政协三届四次会议>>正文

蒋治渝:激发县乡发展活力   壮大县域经济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4年03月20日 文章点击数:5373

 

激发县乡发展活力   壮大县域经济

 

市政协委员   蒋治渝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县乡活力如何,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近年来,我们达州县域经济虽然得到长足发展,但整体表现仍实力较弱,发展不平衡,活力不足,存在“观念、资金、人才、土地”发展瓶颈。

    一是职能错位,权责关系不明。垂直部门权力强化,地方政府职能弱化,特别是乡镇政府对垂直管理部门看到管不到,工作难协调。乡镇行政机构设置普遍职能不清,存在责任在乡镇,权利在部门的“权责分离”现象,“政企、政事、政经”相互牵扯混淆, “财权、人权与事权”不统一,导致乡镇不能放手抓发展。职能部门对乡镇域内的相关执法不够到位,难以及时有效地遏止违法事件的发生。

    二是财力不足,职能难于发挥。目前,基层政府各部门运转的资金,主要靠上级财政按人员经费划拨,其他公共事业和社会事务管理、公共设施建设等都靠基层各单位自行解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政府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于新税制实行后,地方税收分成部分减少,发展经济投入和财政性产出不成正比,致使财政每年都有大量的支出缺口。目前,县级党政领导忙于找“项目”,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找钱”上。

  三是人员缺乏,干部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大多数基层存在编制空缺的现象,公务人员紧缺,有些乡镇甚至配不齐领导班子。另一方面,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在管理绩效上又体现不出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事业编制人员由于受编限制,动不了,提不了,难以激发基层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此,特建议:

    一是科学界定县乡(镇)两级事权。要明确有关事项责任主体。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供给项目,应进一步明确其责任主体、经费保障主体和实施主体,实行职责外工作与经费匹配制度,不在乡镇主体事权范围的工作事项,县级财政应匹配足额资金。要下放一些行政审批权。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行政许可、审批及证照办理,可按便民原则委托给乡镇,县级部门对乡镇提出的审批事项和服务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限及时办理,对逾期办理或拖着不办的实行行政问责,对不符合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必须明确告知不予办理的理由和依据,并登记备查。要试行开展行政委托执法。根据工作需要,可由县级部门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行使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保、交通秩序、小城镇规划建设等违法违规的一般性行政检查权和适合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权,并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

    二是创新财税分配机制。不断提高县级政府的自主能力,增大税收分享比例。逐步建立起相对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建议上级按照税收属地征收管理的原则,将在县的市属企业税收征管权限下放,由县直接征收,增强各县的经济综合实力,从而改变“小地方税,大转移支付”,财政自给率逐年下降的现象,使县有更多自主财力用于发展。按照“放管结合、权责统一”的原则,市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县级财政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监督,明确工作职责,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县级财政管理水平。在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支出绩效考评工作,促进财政管理精细化、科学化。

   三是搞好分类扶持。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县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引导各县结合实际良性发展。对经济强县,着重项目资金的投入,加大对经济结构优化、技术改造、产品创新的支持,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对特色大县,则突出改革的先行先试,在安排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支农惠农资金和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时,向产粮、产油大县倾斜。对欠发达县,应注重提高其财政保障能力,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补等各项财力性补助力度。

   四是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目前,确定的无会日形同虚设,基层忙于开会、应酬、接待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建议加强审核把关,更加严格控制会议的规格、数量和规模。更加严格控制各类纪念会、研讨会、报告会、表彰会等,对主题、内容、出席范围相近的会议,应尽可能合并召开。要切实改进会风,提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视频会议,凡需传达和部署到基层的工作,尽可能采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一次性传达到基层。要精简活动,严格把关。坚持少而精,严格审批各类事务性活动,坚持务实从简,改进下基层考察调研工作。

    五是激发基层干部积极性。要加大基层干部培养、选拔、交流力度,切实落实好基层干部“上挂”、“下派”制度。继续实施开门引才计划,创新引才方式,拓宽引才渠道。组织、人社部门要采取调剂交流等形式统筹解决空编和人员老化的问题,不断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从基层选人用人的导向,对工作优秀的基层干部应优先安排回机关,机关干部要放到基层锻炼,多充实选调生、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鼓励基层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每届要对基层干部至少组织一次学习培训,更新观念,拓宽视野。严格执行干部带薪休假制度,关心基层干部的工作及生活,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六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目标绩效考核办法,采取分类界定、分类管理、分类考核方式,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目标考核要符合当地实际,突出重点工作。考核中,要把规定项和自选项相结合,让自选项和创新工作得以肯定,防止用一把尺子量实力的办法考核。要逗硬奖惩,根据考评结果对同类县乡排名前列的给予表彰奖励。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