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政协三届四次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全体会议 >>达州市政协三届四次会议>>正文

叶娟:关于促进低碳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4年03月20日 文章点击数:5853

 

关于促进低碳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  叶娟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目前,达州市经济结构以资源、能源消耗型为主,主要集中在煤炭、冶金、建材、钢铁、纺织、机电、化工等传统产业。近年来,全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但与传统产业高端发展、资源产业循环发展,特别是高碳产业低碳发展、新兴产业突破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一是产业结构矛盾突出.重工业占比过高,2013年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5.6%,且产品多为初级产品。二是集中集约集聚发展水平较低。1+7”工业园区产业组团成链发展才刚刚起步,园区特色还不突出。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较强。除煤炭资源外,天然气资源受用气指标的限制,其他工业发展资源也相对贫乏,环境容量(特别是二氧化硫)有限,对工业发展制约十分突出。四是外向度水平不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早开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十分必要。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编制战略发展规划

传统产业向低碳产业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过程,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政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应统筹协调,尽早制定出台全市低碳环保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各产业行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制定低碳产业发展统计考核指标,形成良性发展格局。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煤炭、冶金、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冶金行业工艺结构、技术装备、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大力开发碳素结构钢、钒钛合金钢、高强度建筑钢等产品;大力提高建材行业粉煤灰、煤矸石、磷石膏等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纤维新材料,车用、家用苎麻中高档装饰、装修材料;突出纺织行业苎麻纯纺、织品染整、多纤维混纺、苎麻成衣及高档面料的织造、染色、后整理等技术攻关,提高后续精深加工能力;限期完成煤炭行业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是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化工、机电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是我市发展的潜力产业,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点行业。要抢抓机遇,全力发展天然气化工、磷硫化工、盐卤化工、煤焦化工,形成延链、循环发展,加快打造成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机电产业要在改造、提升现有工艺、设备、规模以及产品档次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产业配套和承接产业转移,加大客车整车和岳城、重庆商用车、电动车争取力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汽车、商用车、电动车及零配件、节能装备、工模具、电子电器零部件等产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富硒品牌,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精深加工率及产业链延伸,积极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等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是降低高能耗产业比重。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解决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减排和循环利用问题。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逐步淘汰工艺、装备落后的小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针对传统工业企业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的状况,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推行生产环节的废弃物再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采取清洁生产工艺,努力提高环境质量。

    四是综合治理发展低碳产业。水污染防治领域:重点发展化工、畜禽养殖等行业的废水处理与再生循环回用技术与装备,着力发展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升级改造和河涌水环境修复技术与装备,引导发展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和生态及土壤环境修复技术与装备。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重点发展烟气脱硫脱硝、高效除尘、工业有机废气治理等技术和装备,着力发展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和机动车尾气净化等技术与装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重点发展城镇生活垃圾发电,废旧五金、塑料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废旧汽车及电子电器产品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五是依托科技创新,拓展低碳发展空间。重点推广和实施一批节能降耗与循环、低碳、绿色发展新项目、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快低碳发展步伐。

     三、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国家发改委专门成立了气候司。政府应确定专门机构负责低碳经济研究,用足用好国家支持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相关政策。加快制定出台与低碳经济相配套的,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相关政策,采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支持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等措施,引导企业加大对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实施低碳生产模式。强化税收政策对企业节能减排激励和损失浪费约束作用,对新能源和生态基础设施等领域实行政策倾斜,促进低碳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