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文

康莲英:突出主题  改进作风 认真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4年04月21日 文章点击数:8266

 

突出主题  改进作风

认真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

 

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康莲英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彻群众路线,树立优良作风,必须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既要靠组织管理,也要靠自身修为,切实做到思想上真自觉、要求上真严格、行动上真见效。

一、提升思想境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总开关”关乎思想源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作风状况和行为方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既要触及思想灵魂,又会涉及具体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切实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的问题,使干部作风有一个大的改观。改进作风,首先必须认识到位,如果我们认识不深刻,行动就难持久。目前,还有些人存在模糊认识和思想障碍,有的对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见怪不怪,认为是小题大做;有的有畏难情绪,认为作风问题积习难改;有的心存侥幸,想着蒙混过关;等等。有这样的思想作怪,怎么能真正解决问题呢?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四风”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在思想上警醒起来,坚决克服轻视的思想、观望的心理、敷衍的态度,甚至与己无关的想法,要看到党中央的决心,要增加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战斗的姿态”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要加强理论武装,提升自我思想净化能力。既要学理论提升自我,也要学典型鞭策自我,要真学真懂,知道行为底线、红线、警戒线、高压线,心怀敬畏,懂得知恩图报,回馈党和人民。知道满足,再淡泊一些,再超脱一点,增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生活定力,增强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定力,增强忠诚于党、在党为党的政治定力,用感恩之心做人,用责任之心做事。要以“巴山红叶”王瑛、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杨善洲、人民的好村官杨帮武、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为榜样,用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二、践行为民宗旨

“为民务实清廉”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也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形式主义烦死人,官僚主义压死人,享乐主义毒害人,奢靡之风腐化人”,这个顺口溜点中了作风顽疾的“穴位”。“四风”问题,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是横在党群之间的“无形之墙”。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搬掉“横墙”,动真碰硬,解决问题。众所周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树立良好作风,解决“四风”顽疾,必须以整风精神开展活动,重要的是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敢于抛开面子、揭短亮丑,把问题一一找出来,真正号准血脉、找到病灶。尤其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韧劲,打持久战、啃硬骨头,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不论哪个环节,都不能避实就虚、避重就轻,防止查找问题蜻蜓点水、剖析原因隔靴搔痒、整改落实雷声大雨点小。

倡导优良作风,践行为民宗旨,政协应该怎么做?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践行党的宗旨。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沈浩等一批党的好干部,正是忠诚践行了党的宗旨,为人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才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在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座不休的丰碑。党员干部只要像他们那样,真正务实为民清廉,真正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办,用一颗真心去关爱群众,感动群众,才会得到群众的真正拥护和支持。政协工作的特殊性,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务虚工作多一些”。新形势下,如何“虚功实做”,虚中求实求新呢?一是要规范程序,提高政治协商质量。充分利用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委会议等搞好四个层次和四种形式的协商建言,确保政治协商在制度健全、运作规范、程序严谨的机制中运行,真正把思想和智慧集中到务实献策上,努力使更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进入党委政府的决策。二是畅通渠道,增强民主监督实效。要围绕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重点项目建设、部门政风行风等开展民主评议、提案督办、民主质询等活动,进行多形式的民主监督,促进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尤其要完善提案年初集中交办、年终集中督办、年底通报反馈办理机制,加大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小组务实监督力度,切实将民主监督渗透到促进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各项工作之中。三是创新方式,提升参政议政水平。做到“规定动作”按标准,“自选动作”搞创新,紧扣发展大局和工作重点,找准切入点,真正让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政协领导带队,各专委会负责,相关委员、专家参与的调研视察机制,做到深入调研论证,适当超前谋划,提出真知灼见;既有集中视察,也有特别视察、专项视察、无陪同视察,不断改进活动形式。四是推行一线工作法。“干部脚上有土,群众心中不堵”。要将工作重心不移,沉下去访民众、察民情、办民事。调研到一线去,视察到一线看,提案在一线出,主席往一线靠,委员在一线干,在深入上下功夫,在提升中求质量,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理念付诸改革建设的实践,为增进人民福祉而艰苦奋斗,务实作为。

三、领导带头示范

俗话说,领导带头,万事不愁四风问题主要存在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如果领导不给力,把规定当成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或者自己害病,让下边吃药,又如何让人心服口服、真转实改?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干出样子”,群众认干不认说。2013622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讨论研究了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和制度,给全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政协的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把自己摆进去,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自觉接受监督,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一级做给一级看,推动作风问题真正解决。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要求,重点做到“三个一”。“一把手”带头。作为市政协、市政协办公室、各个专委会的主要领导干部,要高标准地从严要求,克服麻木症,决不能自我感觉良好,不能认为没有大问题就是优秀的,小问题也可能酿成大问题;克服疲劳症,要在位爱岗,履职尽责,尽力而为;克服健忘症,对中央作风建设要求务必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自我约束,规范言行。“一把尺”衡量。为尺可量短长,为镜可鉴优劣。自己要经常“照一照”,看看自己是否达标合格,特别是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确保警钟长鸣、发条拧紧。组织应经常“量一量”,将“三严三实”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谈心谈话的重要内容,及时“咬咬耳朵、拽拽袖子”,并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让群众经常评一评,通过群众监督来倒逼党员干部做到“三严三实”,真正成为组织信任、群众认可的好干部。“一辈子”坚守。坚持一阵子容易,坚守一辈子很难。什么叫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一件件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平凡?把平凡的事情一天天做好,就是不平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有这种思想准备,更要有这种实际行动,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强化刚性约束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这些年,在制度建设上,党和国家乃至各个层面、各个单位,也包括政协,下了不少功夫,建了不少章、立了不少制,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缺乏刚性约束,产生了“破窗效应”,很多都成了“稻草人”。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显规则”成了摆设,“潜规则”反而盛行。这个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大量事实说明,很多领导干部之所以腐化堕落、身败名裂,往往都是从放松制度约束这根弦、轻易突破制度“红线”开始的。因此,防范“四风”问题发生,除了用理论武装头脑,解决思想“总开关”外,还必须用制度把控,法纪惩戒,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建立常态机制。要健全完善一套系统、实用、有效的制度体系,堵住“四风”滋生的漏洞,更要强化制度刚性约束,真正逗硬执行,违者严肃查处,切实绷紧“高压线”,使制度得到百分之百执行。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说,都必须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实际工作来看,既要重视完善各项制度,更要重视完善落实制度的制度,确保每项制度的落实,有执行主体、有检查监督、有问责机制,使其成为不可逾越的禁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使改进作风有可靠的制度保障。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