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文

文  化:奢侈浪费之风是社会的一大公害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4年04月21日 文章点击数:7923

 

奢侈浪费之风是社会的一大公害

 

          经济委员会主任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边学边思,现将以下心得作一交流。

毛泽东在建国初始便指出:贪污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但不知什么时候贪污是犯罪,而浪费已然不算什么问题了。部分党员干部中滋长了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的恶劣习气,浪费起来毫不心疼、毫无顾忌,有的奢侈之烈,浪费之巨,一达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奢侈浪费之风已然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总结其危害有四:

危害一:损耗资源和财富。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收入仍在世界百位之后;我国现有人口十三亿多,资源也十分短缺,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且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但发展依然不平衡,贫富差距不断增大,国家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任务依然很繁重。据统计,我国目前尚有259个县,1.26亿贫困人口,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仅达州市就还有101.89万贫困人口,有256个村不通公路,280万人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277个村不通电话,156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但,国人每年仅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就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过度消费、奢侈浪费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影响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直接损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和长远利益。如果把奢侈浪费的那些大量财物用于社会建设,我们的发展应当比现在还要快许多。

危害二:使人丧志沉沦。玩物丧志,这里的“物”是指对物质享受过度的沉迷和追求。有的党员干部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铺张浪费,滋长享乐,沉湎于纸醉金迷,纵情于声色犬马,消磨了意志,丢掉了信念,甚至为了满足膨胀的私欲不惜铤而走险,贪污腐化,以权谋私,最终走向了沉沦。而这些不良风气又迅速传导并影响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销蚀着我们的奋斗精神。

危害三:背离宗旨。奢侈浪费的作风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格格不入、水火不容的。不知道节约,肆意浪费之人,不会知道民众创造财富之艰难,不会珍惜人民劳动之成果,更不会体恤劳动人民生活之艰辛。对民众疾苦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人,何谈全心全意、尽心尽责为人民服务?郑板桥曾赋诗曰:卧听衙斋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此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人尚有此忧民情怀,而现今有的党员干部已在追求享乐奢侈之中忘记了解民众之危苦,谋民众之幸福的责任了。

危害四:损党误国。回顾古今中外历史不难发现,“成由节俭败由奢”是王朝兴衰更替、社会治乱变迁的普遍规律。中国历史上有几位特别出名的败家帝王。夏末君主夏桀执政期间,穷奢极欲,肆虐百姓,其倒行逆施终于引起天下人不满,各路诸侯群起攻之,致夏朝覆亡。隋炀帝杨广即位日久渐纵情声色,荒废政事,大兴土木,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隋朝终被推翻,而世界历史上一些国家因奢侈腐败导致亡国之例也不胜枚举。再看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利用职权花公款很是舍得,吃饭越贵越好,酒越高档越好,消费越奢靡越好,且奢侈之风不断蔓延至其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不但生活追求奢华,工作上也贪大求洋,喜欢大项目、大规划、大手笔,造就了不少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从目前领导干部的收入水平来看,紧靠工资收入是无法满足奢侈生活的需求;从一些地方现有的财力和资源来看,也不能满足其急于出政绩的需求,于是便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寻求非正常途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打政策擦边球,欺上瞒下等现象。这些做法败坏了党风政风,带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政府公信,离间了党群关系,实为损党误国。

回顾古今中外历史不难发现,“成由节俭败由奢”是王朝兴衰更替、社会治乱变迁的普遍规律。马克思曾指出,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程度的消费过度和疯狂消费。今年1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紧密衔接,掷地有声。艰苦奋斗是我党优良传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多措并举制止奢侈浪费,努力使党风政风民风获得根本好转,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而艰苦奋斗精神的形成和滋养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相互砥砺,传承弘扬。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和教育,充分认识反对奢侈浪费的重要意义。要切实加强以奢侈浪费为耻,以勤俭节约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充分认识反对奢侈浪费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节俭意识。一是进行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奢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古人云:“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民间也有许多勤俭节约方面的格言。我们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且不断加强自身教育和修养,树立起节约为荣,奢靡为耻的观念。二是进行党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教育。艰苦奋斗是我党的光荣革命传统。毛泽东深刻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的楷模和典范。艰苦奋斗作为马克思政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武器。只有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和作风,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我们才能有勇气面对并战胜前进道路中的一切困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明天。

二、要养成良好作风。习近平同志强调,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杜绝奢侈浪费现象,首先要从党员领导干部做起,从“我”做起。必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作风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事业观、工作观的问题,我们应当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到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守得住清贫,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和作风影响和带动群众。

三、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坚决遏制奢侈浪费。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相关规定,把要求落实到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之中。生活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扬勤俭之德;工作中要自廉自警,决不挥霍公共资金,浪费国家资源。要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自觉接受群众批评监督,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要以踏石留印、抓鉄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