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政协三届五次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全体会议 >>达州市政协三届五次会议>>正文

进一步加强渠县汉阙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5年03月02日 文章点击数:5823

进一步加强渠县汉阙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唐定智委员代表政协渠县委员会的发言

  渠县秦汉文化积淀丰厚,现存汉阙67尊,占全国汉阙总数的四分之一,2009年被中国文物学会命名为“中国汉阙之乡”。加强渠县汉阙的保护与利用,对研究汉代文化经济、民俗民风,促进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渠县乃至达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渠县汉阙保护情况

近年来,渠县十分重视汉阙的保护和利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渠县文博事业的意见》、《关于加强和落实文物保护目标责任的通知》等文件,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县政府每年与全县60个乡镇签订《乡镇文物保护目标责任书》,将汉阙保护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每阙选择合适的看护人严密看守,县级相关部门不定期巡查,对汉阙进行尽力保护。2012年,渠县县委、县政府将汉阙纳入《渠县五大特色旅游精品线路总体规划》,修建14.7公里览阙路,使分布在三个乡镇的汉阙连为一体,形成渠县汉文化核心旅游区。20139月,“渠县汉阙与秦汉文明研究会”在渠县召开,来自30多个省、市、地区的知名秦汉学者及考古专家就渠县汉阙与秦汉文明开展了深入探讨,取得丰硕成果。20143月开始建设“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该博物馆是我国首个无核心文物陈列,以数字化虚拟表现为主要展示手段的高科技文化博物馆,预计在20153月峻工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护意识需要加强。在汉阙以及其它文物保护的过程中,部分乡镇干部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物保护”的思想,只重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对文物保护属地管理原则理解不到位,缺乏“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普通群众则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导致随意破坏各级文物事件时有发生。

    (二)规划方案审批滞后。针对渠县汉阙保护与利用的各种规划、方案,必须经上级相关部门批准后才可实施。各种规划、方案的专家评审、相关部门批准的时间延续较长,不利于对渠县汉阙的保护与利用。

(三)保护经费存在困难。由于县级财政紧张,保护工作中的技防工作如消防、雷防、远程监控等设施尚未投入。目前主要是进行人防,由汉阙所在乡、镇为主体,渠县文物管理所与乡镇政府联合安排看护员守护汉阙,付给一定看护费。但看护费较少,一定程度影响了看护员的积极性,同时人防工作亦容易出现薄弱环节。

   (四)汉阙亟待考古发掘。渠县汉阙一直以来是作为古建筑类别被人们认识,经2012年考古钻探已确知神道、墓室的存在,即汉阙不再以建筑单体类别存在,它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需要考古发掘来支持。而目前尚没有对任何一处渠县汉阙进行过正式的考古发掘。

三、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切实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文化、广电等部门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开展多形式、全方面的宣传,培养干部群众对汉阙及其它文物的保护意识。同时加大政府对《文物保护法》以及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汉阙及其它文物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对文物保护范围内,特别是汉阙这类重点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土地项目要依法从严审批,对违法建设项目,国土及规建部门应依法强制拆除。

    (二)加快规划审批实施。规划是保护与利用的前提。汉阙的保护与利用规划,必须高起点、高水平地进行长远性谋划。虽然渠县已制定了《渠县汉阙保护规划》、《渠县汉阙保护工程》、《渠县汉阙安防工程》等规划,并已上报国家相关部门,但目前还在等待批复,希望市级有关部门帮助加大呼吁、支持力度,促进审查批准进度加快,使整个保护利用工作方向明确,有据进行,有序开展。

(三)加大保护利用资金投入。用活国家有关文化旅游产业方面的政策法规,尽快制定符合县域实际的政策、措施和办法,加大资金支持,适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业主为汉阙文化的保护利用提供支持。请市级文化主管部门根据相关政策法规,给予一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科学引导、帮助实现汉阙文化永久传承,永续利用。

(四)加大考古研究力度。对汉阙文化的保护利用,只有在深入研究汉阙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要加深汉阙文化的研究,只有加快汉阙的考古发掘进度,深入发现、了解、研究汉阙文化的新内涵、新元素和新价值,为保护与利用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五)开展联合调研促进保护利用。渠县汉阙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仅凭渠县一县之力远远不够,需要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部门的合作。建议将“渠县汉阙保护与利用”作为2015年政协组织上下联动调研课题,开展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合调研。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度挖掘渠县汉阙的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打好达州“汉阙”牌,以有效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文化旅游和文物保护的“双赢”。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