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览 当前位置:首页>>提案选览>>正文

关于达州园区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5年05月22日 文章点击数:15897

 

关于达州园区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提案号:市政协三届五次会议042号

提案者:农工党达州市委

主办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提案内容:

近年来,我市在市委市政府跨越式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先后启动了8个工业园区和近10个子园区建设项目。这些园区的建设和陆续投入使用对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工业、商贸及服务业项目的招商引资起到了有非常大的促进,也不断促使园区规模向岛外扩展。但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特别是受到2007年底开始的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范围内经济衰退的影响,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暴露出来。

一、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建筑高度控制不够严格。近年来,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显现,建设速度快、规模大,在节约园区用地、平衡地价成本、降低市政投入、减少公共支出等方面给园区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同时我们看到,高层建筑的高造价、高能耗、高容积率、高物业费用,加大了购买和入驻成本;建筑个体缺乏环境设计,不仅不能成形园区景观,其潜在的公共危机隐患(如沉降、风灾、火灾、疫情、停电、停水或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已向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与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园区引导停车产业发展不及时。随着园区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吞吐量的迅速加大,“停车场”供需矛盾日显突出。由于停车规划和停车管理经营机制滞后,导致园区内停车难、难停车、乱停车、园区交通受堵、出行受气、园区形象受损的现象比比皆是。

(三)园区重视主体环境效应不突出。色彩是园区的生命韵符,也是影响园区入驻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有文化、有品位的现代化园区,必须重视色彩规划。目前,我市园区建设中对独居特色的园区环境色彩规划基本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四)园区未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科学研究表明,到2020年,我国在园区建设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建设生态节能型园区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必将有一个较大规模的广泛发展。我市工业园区控详规中也明确提出,遵循“综合利用、上下协调、平战结合”原则,在公共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结合市政、交通和人防工程,积极鼓励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但我市在工业园区建设中,各建设主体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上各行其是,分散开发,前后失调,不成规模,园区的整体效益和效率不够高。

(五)征拆政策城乡差异易引发群体信访。目前,我市辖各在建的园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是园区规划内与园区周边征地执行的均是市政府47-1号令,但存在园区规划内按城镇规划区内拆迁政策执行与园区周边按农村征拆政策执行的差异。由于相邻群众之间互通信息、相互比较,极易引起连锁反映,引发群体信访事件。二是财力有限但面又铺得太大,导致征拆配套资金准时足额到位不及时,形成事实上让被征地区域内群众利益受损,引发群众怨气,同样容易引发群体信访事件。

二、建议

(一)园区在建设中应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当前,生态、节能、智能已经成为园区建设新的发展方向,我市应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园区开发建设上应顺应这一趋势,结合各地当前经济实力、社会购买力和用地情况,依据园区控详规,严格控制在建、未建工程建筑高度,除适当建造一些地标性、景观式高层建筑外,尽量少建或不建超高层建筑,真正实现“显山露水”的园区“绿色”格局。对已划定的可建高层建筑的片区和地块,要着手制定“高层布局详细规划”,采取科学、理性的态度,在建筑限高范围内,综合权衡高层建筑正负效应及与周边环境协调问题,指导建筑采用有序的体量和高度组合,实现园区建筑景观形象,防止因“容积率里出效益”而刻意追逐限高上线。对重要地块的重要建筑必须做详细、深入的标志性景观分析研究和规划,以标志性的公共建筑组成错落有致、特点突出、和谐有序的园区最佳景观面,形成具有震撼力、通透力的园区风貌。

(二)园区在设计时就应为停车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一是要完善专项控详规编制与实施机制的对接,保证公共停车场位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切实体现园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二是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停车指标和配建标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使用;三是以规划引导和支持智能化立体车库(空中停车场)的发展,减少停车平面空间;四是以规划促进园区停车管理制度、系统和网络的建立,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规范停车行为和停车消费,引导停车产业发展。

(三)塑造园区色彩,彰显工业园区个性。当前,我市园区建设如火如荼,要给工业园区披上各色豪华外衣,并不困难,只要有钱就行。但要形成和谐、雅致的色调,却并不容易。因此,我市有必要重视园区规划设计中主体环境的色彩效应,园区建筑色彩控制管理应与建筑设计条件、经济技术指标、建筑功能布局、建筑体量形式等建筑管理内容并列,成为园区规划与建筑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共同塑造工业园区特色。并通过科学而有效的规划,引导工业园区建筑色彩的选用和设计,实现对建筑色彩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确保“整体和谐、多样有序”的园区建筑色彩景观形象的实施,促进工业园区整体色彩的协调、地域特色的体现、功能布局的区分。同时,突出达州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色彩,宜取淡雅、稳重、和谐的色调,这样既能体现达州园区的生机与活力,又赋予达州园区开放、广博的感觉,且能弥补我市文化底蕴不足,营造宁静平和、适宜人居的氛围和情调。色彩规划中,要警惕盲目复制产生色彩污染和色彩垃圾。

(四)科学规划,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要根据园区总体规划中关于地下空间利用的方向和原则,加紧编制园区地下空间发展规划,确定园区地下空间开发的目标、功能、规模、布局,对各类地下设施进行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科学调控地上、地下两个空间的关系,引导地下工程按照规划有序的进行建设。一是科学预测园区地下空间的发展规模,提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二是确定园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高起点构筑空间格局、设置业态结构;三是提出各专业的地下空间规划原则和控制要求;四是安排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五是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六是完善规划编制与项目审批程序,加强专家论证,并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如听证会),增强园区规划的法律地位,严格规定其调整程序,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要建立“规划、土地工作规范流程”,协调规划实施与土地出让的关系,“对目前没条件建设的项目,应依据规划对用地进行控制”;要建立监督机制,批准后的控详规要对社会公开,严格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企业)三个方面的监督,防止长官意志、金钱逻辑、商业利益给园区建设带来永久性伤害。

(五)统一园区内与园区周边征拆政策。一是恳请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修改政府47-1号令,最好能取消园区规划内与园区周边征地政策差异,以避免因园区规划内与园区周边拆迁政策执行的差异导致的不稳定事件发生。二是征地拆迁时应根据财力状况量力而行,以避免因征拆配套资金不能准时足额到位而引发的群体信访事件发生。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