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察调研 当前位置:首页>>视察调研>>正文

我市地方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5年09月15日 文章点击数:24354

我市地方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利用特色资源生产特色产品、形成特色产业,既是一个地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走特色发展之路的需要,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推进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近日,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全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发展成效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境内天然气、煤炭、岩盐等自然资源富集和苎麻、茶叶、油橄榄等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挥传统制造业的技术优势,合理利用市场半径效应,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大力发展天然气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以及机电制造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较快。依托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重点发展天然气硫磺化工、盐卤化工和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制造加工业。依托瓮福高纯磷酸发展食品级高端磷酸盐产品、磷硫系列化学品;利用磷石膏生产石膏板块和水泥缓凝剂,将废弃物综合利用。依托达兴能源走炭化工、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结合的路子,生产聚甲氧基二甲醚,配制清洁柴油相关产品。依托玖源化工发展三聚氰胺,2017年可望达到年产1520万吨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基地。中石油南坝净化厂、四川宏浩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纳斯气项目、四川阿克福思20万吨不溶性硫磺项目稳步推进,以中石化普光净化厂为龙头的天然气硫化工产业也初具规模。201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8.06亿元,成为继煤炭采选业后的第二大产业。

(二)机械制造产业稳健发展。机电制造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近年来,各地加大转型升级和延链补链发展步伐,形成了以同达博尔、川环科技、金恒机械、环州机电、维奇光电、德铭电子、东顺光电等为代表的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电气机械器材制造、汽车制造等七大装备制造行业。其中,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等产品开发能力强,创新意识超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14年,机械制造产业的七大装备制造行业实现增加值16.78亿元。

(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力增强。突出富硒、绿色、生态、有机特色,依托玉竹麻业、天源油橄榄、东柳醪糟、巴山雀舌、宏隆肉类、华西特驱希望集团、华橙酒业、顺鑫农业等重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优质苎麻、粮油、肉牛、天然富硒农牧产品、道地中药材为原料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全市培育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1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1家,特色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5%,带动了特色种植业和现代养殖业发展。建成优质苎麻、富硒茶叶、脐橙、黄花等特色产业基地250万亩,发展设施农业6万亩;建成现代畜牧养殖小区2240个,带动农户75万户,户均收入2000元。

(四)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初见成效。天然气化工业主要集中在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和普光工业园区,普光净化厂、瓮福集团、达兴能源、玖源化工等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分别入驻。机械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大竹、渠县、宣汉产业园区和市经开区内,全市37户规上企业有26户入驻上述园区。其中大竹工业园区内的机械制造企业数量最多、企业集中度较高,占了11户。特色农产品加工主要集中在开江、渠县、大竹、通川、宣汉5个特色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入驻了50家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园区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已渐显雏形。

二、存在问题

(一)扶持政策缺失。我市对于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分散于关于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的决定苎麻发展规划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中,但一些内容较为原则,没有制定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专门政策措施,多数龙头企业获得的政策扶持很少,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和引导不够。

(二)发展规划滞后。我市及县(市、区)均缺乏地方特色产业中长期综合发展规划和专项产业发展规划,至今没有明确哪些产业是我市的特色产业,融合工农业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也没有,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待加强。

(三)总体水平不高。全市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仅有冶金、煤炭、天然气采掘业3个,还没有形成上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企业规模也不大,全市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只有两户,过十亿企业仅10户。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机电制造业企业规模小,分布散,机电规上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仅为1.58亿元,远低于全市规上企业平均2.3亿元水平,入园的50户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不足5亿。地方特色产业,尤其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大多尚处于粗加工、规模小、水平差、资源利用率低的阶段,技术水平、装备水平不高,市场开发、精深加工能力较弱,产品档次不高,特色产业的支撑和辐射带动力不强。

(四)集群化发展不足。一是产业园区建设滞后。受资金制约,部分产业园区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园区承载能力不强,一定程度制约了产业集聚发展。二是产业集群基本停留在产业的集聚初级阶段,除天然气化工业、苎麻加工业以及大竹工业园、市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的产业集聚度较高外,其他园区不过是几家同类企业的简单扎堆。由于同一产业内企业分布太散,聚集度低,配套能力差,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

(五)自主创新力不强。一是科研投入不足,发展方式粗放。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滞后,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发展壮大的企业比例很小。2014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足1%。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全市工业偏重于资源开发和产品初加工,产品链相对较短,关联度较低,化工、机电、食品、纺织等产品大多数是初级产品和上游产品,企业利润微薄。三是知名品牌不多,品牌竞争力较弱。截止2014年底,全市仅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四川著名商标23件、四川名牌产品68个,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四是科技、法律、中介、金融、咨询、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小而全、大而全,制造业主辅分离和服务外包发育不良,市场资源配置不优。

三、对策建议

(一)研究扶持政策,推动快速发展。研究制定出台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资金管理办法等发展政策、扶持办法及配套措施,确立我市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确定重点支持其发展的产业或项目;明确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门槛,实行更优惠的市场准入,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向特色产业聚集;推行更加积极的资金扶持政策,把各项扶持资金向特色产业企业倾斜;加大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为企业享受国家税收优惠创造条件;推行更加宽松和优惠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以促进地方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各县的发展规划现状、产业类别、相同产业的不同企业形态等,制定十三五或更长时期的地方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重点任务,拟定培育产业和企业目录,做到有规划、有部署、有落实、有考核。各地要在中长期规划基础上,搞好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重点突破,尽快培植壮大一批具有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三)培育特色集群,提升整体水平。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强度,加快产业园区天然气供气网络、污水处理厂、水、电、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二是培育企业集团。对明显有优势、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要集中精力将其培育成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鼓励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特色产业稳健发展。三是促进产业集聚。严格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路线图,准确把握各区域、各园区特色产业方向和重点项目。要突出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落实好鼓励产业集聚发展的一些列政策措施,发展飞地经济,引导同类企业向同一产业园区聚集,培育发展主导产业突出、专业分工清楚、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发展潜力较大的特色产业集群。

(四)强化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是鼓励引导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采取开展一企业一技术活动等方式,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应用,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大力开展技术改造,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鼓励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加快落后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水平,改进工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质量和档次。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发展无污染、投资小、劳动密集的特色加工业。在涉工、涉农资金中切块重点支持特色产品加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产学研技术合作,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鼓励企业加快由委托加工、贴牌生产向自主设计、自行生产、自主品牌方向转变,并着力支持加强自有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挖掘和保护。

(五)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软实力。一要加快建立健全达州地方特色产业名牌产品评价体系,增强企业竞争意识、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鼓励和引导企业搞好生产标准、商标注册、质量认证等体系建设,全面改造提升企业形象和产品质量。二要采取综合措施打造知名品牌。集中人、财、物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在国内、省内知名的特色产品品牌,借助国内外知名企业,依托其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渠道等,嫁接拓展一批老企业的特色产品,促使我市地方特色产业产品更多地走向国内外市场。三要积极培育区域品牌。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鼓励有关商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鼓励建立和实施产业联盟标准。鼓励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发展工业旅游和产业旅游,打造一批地方特色产业名品、名镇,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特色产业发展软实力。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