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委组织委员视察村级公路硬化建设情况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5年11月27日 文章点击数:9172
经济委组织委员视察村级公路硬化建设情况
近日,达州市政协经济委组织全体委员就全市村级公路硬化建设情况开展了视察。
视察组赴万源市沙滩镇鸳鸯池村、茶垭乡老龙寨村,以及达川区马家镇、木子乡高东村、工人村、金(垭)申(家)路、木(子)申(家)路进行了实地察看,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市交通运输局、达川区、万源市及相关乡镇村社情况介绍。
通过视察,委员们一致认为:近年来,达州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机遇,加大项目资金投入,相继实施乡镇和建制村通达通畅工程、农村渡口改造与渡改桥、农村客运站点建设等一系列专项工程,村级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公路管养水平不断提升,通畅通行能力显著提高。
针对达州市村级公路建设存在的道路等级低、村道公路路网还未完全形成、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养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等主要困难和问题,委员们建议:一要争取将村道拓宽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应抓住机遇,加大对村级道路硬化建设情况的摸底调查,做好项目储备、规划、可研、论证等前期工作,力争将全市路面宽度不足3.5米村道,以及断头路、未硬化的村级道路全部纳入规划,尽最大可能争取部、省补助资金。二要多方筹资,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难题。进一步完善“国家投一点、地方筹一点”的办法,形成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营造万众一心抓村道公路建设的浓厚氛围。三要加大超限治理力度。村委会要把治理超载作为保障公路安全、合理使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发挥投资效益的有效手段。四要坚持管养并重,建立养护管理长效机制。逐步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各县(市、区)实际的村道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村道公路养护数据库。形成村道公路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村道公路级级有人管、路路有人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