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就业难题应作战略大事来抓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09年03月24日 文章点击数:7544
返乡农民工就业难题应作战略大事来抓
大竹县政协反映:
大竹县是百万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全省先进劳务开发基地县,年均外输劳务25万人以上。劳务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截至目前,大竹县从省内外返乡农民工约3万多人,约占外输劳务的10%。其中:45岁以下的占73.5%,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返回的占82.4%。返乡农民工中,大多又是家庭中的经济支柱,他们的失业势必给许多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对全县就业形势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为此建议:
1、各级要高度重视,将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难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大事来抓,促进返乡农民工积极就业、全员就业。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全社会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2、要广泛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系列惠农政策,引导广大农民做好“三农”文章。同时,要积极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在大力开发外来投资企业和工业园区企业岗位的同时,还要大力开发社区、城管、家政、环卫等公益性岗位,以及超市、餐饮、休闲等服务性行业岗位。
3、原输出地地方政府、劳务办和劳动保障部门,以及农村基层党支部和工青妇等组织,要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他们大胆再创业。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等形式掌握返乡农民工的技能、特长、意愿等情况,建立“返乡民工资源库”,分类引导和指导。要适时组织召开各种层次的返乡农民工代表座谈会、就业培训会、招聘会、推介会等,搭建用工平台。
4、要充分发挥驻蓉、驻渝、驻深圳等办事处的职能作用,广泛收集用工信息,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外输部分劳动力。劳务办要主动加强与上级劳务办联系,及时了解“5.12”特大地震后灾区重建的岗位需求情况,以便组织一些民工小分队,既支援灾区重建家园,也缓解地方就业压力。
5、打造返乡民工创业优良环境。对有一定资金积累、掌握一技之长、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的返乡农民工,要制定优惠政策,在创业场地、税收优惠、金融信贷、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扶持,积极引导他们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要积极引导其独资或合资兴办民营企业,参与民用基础设施建设,如乡镇农贸市场、饮水工程、村道养护、场镇管理等方面的投入。
6、要着力培育一大批返乡民工中的创业典型。新闻媒体要注意发现和宣传这方面的成功人物和感人事迹,充分发挥他们的“放大效应”,让他们带领更多的返乡民工致富。
7、在对农民工进行专业技能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心理健康和吃苦耐劳精神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各级政府止滑提速的具体措施,同时抓紧储备知识和能量,为今后更好地实现再就业打牢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