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全体会议 >>达州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正文

关于加强农村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6年04月08日 文章点击数:5267

 

关于加强农村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李先军委员代表政协通川区委员会的发言

 

我们通过对通川、达川、开江等区县部分农村学校食品安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学校食堂没有完全覆盖全市有农村中小学1599所,建有学生食堂1278个,有122所学校学生食堂实行对外承包,还有15%的学校因学生数量少只能采取灵活方式开设“小伙房”。部分学校没有达到省上要求的100个学生配备一名食堂工作人员标准,存在“老师轮流煮、师生共同吃”等现象。

二是食品安全隐患大。一些食堂工作人员无上岗证、健康证,随意招聘食堂临时人员,学校周边小卖部“三无”食品禁而不绝,校外人员随意向学生供餐。

三是监管落实不够。如购销台账不完善,索要票据不及时,食品留样不规范等。大部分学校食堂操作间无监控设备,操作流程不能全程监控。有些学校虽配有一些设备,但因管理不善,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教育、食药、卫生等职能部门受人员配备不足等限制,工作存在监管盲区和死角。

四是硬件设施不完备。部分学校食堂未达到“标准化”要求,没有配备必须的冷藏、保鲜、消毒等硬件设备,无专用食品库房,无“三防”设施。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学生身心健康“两手抓、两不误”。要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农村学校闲置资源,改善学校食堂环境,配齐必要的食堂设备,按“标准化食堂”要求配齐学生食堂工作人员,对达不到配备标准的农村学校,应在保障学生食品安全条件下实行“公益性”岗位解决。要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实现农村学校食品监管全覆盖。

第二、加大宣传,强化培训。学校要增设食品安全教育内容,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应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宣传资料发放、食品安全咨询、假冒伪劣食品鉴别、安全隐患识别、就餐环境保护等活动,提高学生及监护人的食品安全意识。要逗硬执行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准入标准,杜绝临聘人员进入学校食堂。要定期对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进行健康检查。要把好食品购入关口,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自觉遵纪守法,共同守护校园食品安全环境。

第三、健全机制,强化管理。要健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食药、教育、公安、工商质监、城管等部门要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巡查,形成渠道畅通、反应快捷、配合密切、齐抓共管的长效联合监管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学校食品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学校食堂食品采购、加工、供应、留样等关键环节有规可依。要健全学校食堂安全责任机制,食药、教育、卫生等部门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指导学校严格规范操作流程,杜绝学校周边人员随意向学生供餐,严禁学校周边副食店向学生出售“三无”食品。建立健全食品进校园备案制度,把好食品准入关口,构建农村校园食品安全索源链条。

第四、从长计议,打造“阳光厨房”。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村学校食品安全环境改善,打造“阳光学校厨房”。在农村学校食堂安装透明玻璃窗,让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食堂经营环境、经营状况、安全保障等全过程进行监督。对农村中心校普及远程视频监控并逐步向村小延伸,实现监管方式从“抽查式、静态式”向“全覆盖、全动态”转变;监管手段从传统“看现场、查台账”向“远程化、信息化”转变。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