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环境保护建设生态达州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6年04月08日 文章点击数:5269
抓好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达州
胡永芳委员代表政协万源市委员会的发言
当前,随着国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战略和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环境保护工作已进入新常态。近年来,我市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有些地区和部门对环保工作重视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未能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项目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不及时,存在工作重复、效率不高的现象。二是环境监管不到位,县级政府环保部门监管较为乏力,乡镇环保员基本形同虚设,市、县、乡三级环境保护工作时而出现脱节,导致许多小问题演变成为老大难问题。三是有些项目环保措施没到位,造成地表失稳、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系统功能衰退现象。四是现有环保基础设施滞后与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长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环境监测。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两个坚持”为核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按照上级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发展方针,坚持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双管齐下的思路,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更多、更详细的前瞻性规划。在发展中统筹考虑环境保护目标和经济社会目标,切实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国策。
二、以“三大举措”为保障,健全环境保护体系。牢固树立“谁污染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理念,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坚持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党政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坚持市与县、县与乡镇、政府与部门等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任期目标考核。二是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四川省级生态县建设指标(试行)》要求,逐步建立完善“生态资源”档案,为生态资源保护提供重要的资料支撑依据。三是探索建立“生态资源”责任追究制、奖惩制,对存在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工程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实行生态恢复押金制,对浪费生态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实行最严厉的倒查问责,对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同时,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监测执法设备的投入力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以“四个重点”为抓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一是以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为抓手,重点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问题,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促进清洁生产,提升环境质量。二是以整治工业企业污染为抓手,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凡不符合重点生态环境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准入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对我市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企业,坚决按照新环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予以逐步关停。三是以落实环境监管为抓手,重点解决影响民生、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入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地整治,排查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城区环境敏感区域环境污染问题等专项行动。四是以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为抓手,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明确职责,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逐步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执法长效工作机制,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营造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支持和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全力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