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全体会议 >>达州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正文

加快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6年04月09日 文章点击数:5509

 

关于加快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

哈薇委员代表政协达川区委员会的发言

 

近年来,我市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逐渐形成了茶叶、水果、蔬菜、苎麻、中药材、畜禽等农业特色产业。截止2015年底,建成242万亩规模化特色产业基地,建成现代农业万亩亿元示范区45个,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扶贫工作。但在发展中还存在:思想保守,群众参与度不高;劳力缺乏,文化素质较低;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不高;管理滞后,科技含量较低;要素缺乏,服务难以跟上等问题。为此,作如下建议:  

   (一)搞好特色产业规划。按照“市场取向、政府引导、重抓优势、兼顾区域、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持续发展”的思路,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建立一批产品基地,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做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打好我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牌、绿色牌、富硒牌。

   (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培育产业发展大户、家庭农场、专合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统一提供种(养)苗、技术,产品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渠道,解决群众参与度不高和产业发展规模不大等问题,形成“互利多赢”的局面。

   (三)引导企业创新发展。一要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大对生产、加工、包装、营销等重点环节的支持力度和监督管理。二要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鼓励支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积极开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认证,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三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四要积极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升级,发展涉农新兴产业,加快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稳步发展农业技术交易市场。

(四)抓好产业配套工程。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努力改善山区特色农业产业生产条件,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快设备现代化步伐,鼓励、支持龙头企业改造升级现有的生产加工设备。三是加强科技人才智力建设,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纳具有创新精神的农业科研专业人才,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四是提高广大农民素质,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培养出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五)创新产业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金融投资为支撑、招商引资为渠道、农民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体制。鼓励农民以土地等其他农业生产资料方式,科技人员以知识产权,企业以资金等形式联合投资,实行股份制经营,走“企业+农户+科技人员”的产业化经营道路。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落实工作责任制。要完善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把抓特色产业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单位(部门)、人员的身上。严格检查监督,奖优罚劣,形成鲜明的导向。二是认真落实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三是夯实保障基础。当前,我市只有公益性森林、主要粮食作物、能繁母猪等纳入了保险,建议将我市香椿、油橄榄、茶叶等特色产业尽快纳入保险范畴,逐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特色农产品的覆盖面。四是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执法监管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强化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违禁农产品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