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全体会议 >>达州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正文

推动“互联网+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6年04月09日 文章点击数:5169

 

关于推动“互联网+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的建议

赵本权委员代表市残联的发言

 

    提高残疾人就业率,无论对残疾人个体还是社会整体发展而言都意义重大。据调查,我市现有残疾人5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78%。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就业状况虽有较大改善,但仍然面临就业渠道较窄、就业数量偏少、部分企业排斥残疾人、存在残疾人“虚假就业”现象,残疾人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为此,我就推动“互联网+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活动,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加强牵引和扶持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残联、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单位)为成员的“互联网+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协调小组及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重大问题。

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有关部门要对“互联网+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提供资金支持,利用开办费补贴、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费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在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积极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

三是强化工作规范。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残疾人外包服务的目录,推动政府购买残疾人外包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四是狠抓工作落实。要积极极适应“互联网+”新特点、新变化,为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不断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监管机制、绩效评价和保障措施等。

二、更新残疾人工作观念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政府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残疾人就业政策和法规宣传,为残疾人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落实好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督促引导用人单位依法安排残疾人就业,提供适合残疾人操作、外包服务的业务,培育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市场,吸纳残疾人广泛充分就业。

二是创新工作思路。要在抓好残疾人残疾类别分项、残疾人能力、残疾人家庭现状等调查的基础上,科学总结和借鉴既有经验,积极与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和搭桥衔接,探索“互联网+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的新路子。

三是突出工作重点。主要是要创造和关注适宜残疾人工作的岗位,如云客服、云制图、云销售、云维护等方面。

三、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

一是搭建工作平台。民政、经信、人社、残联等部门,要共同为残疾人就业搭建平台,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加快发展和完善残疾人“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建设一批小微企业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促进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降低残疾人创业门槛和成本。

二是强化合作共赢。要加强与深圳郑卫宁慈善基金会(残友集团)、阿里巴巴、淘宝等大集团合作,争取每年在我市扶助1000名重度残疾人参与“互联网+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促进残疾人在家实现高端就业、体面就业、高薪就业。

四、提高残疾人自身技能

一是搭建培训平台。相关部门要积极行动,一方面要为残疾人提供电商知识、电脑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残疾人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要开展残疾人健康心理培训和咨询,增强他们自尊、自信和自强的信念,引导残疾人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二是做好服务工作。重视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为“互联网+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铺路搭桥。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