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政协主席会视察产业扶贫情况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6年05月13日 文章点击数:2278
通川区政协主席会视察产业扶贫情况
近日,通川区政协主席会一行先后赴平昌县青凤镇参观考察学习了药材基地产业发展情况,视察了通川区江陵镇寨坝村晟源春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千宁村插旗山林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产业扶贫情况。
在青凤镇芍药产业基地,考察组看到其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结合非常紧密。业主以发展产业为主,政府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景点打造,当地群众既从产业发展中得到劳务收入,又从乡村旅游业发展中获得服务收入,为群众脱贫奔康挂上了“双保险”。
在江陵镇寨坝村晟源春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视察组了解到该专合社已种植并投产芦笋260余亩年产值达700余万元,黑桃苗长势良好即将投产达效,产业扶贫已见成效。在千宁村插旗山林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视察组对该村有一个好的村级领导班子感到非常欣慰。村支书、村主任均年富力强、头脑灵活、乐善好施,他们不仅自己大力发展种养产业,而且还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发展,其中一户特困户在他们的带动和大家的帮助下,通过发展生猪养殖不仅盖起了小楼房,而且还有存栏生猪近30头,率先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路。该专合社还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大量种植冬瓜,并通过结对帮扶社区与好一新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供销协议,实行保底价收购确保群众收入。
视察组认为,扶贫攻坚班子配备是关键。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就是看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有没有一支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队伍,干部的示范引领对群众的带动作用是十分巨大和有效的。精准脱贫产业发展是关键。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才会有持续不断的收入,才能巩固精准脱贫的成果。脱贫奔康内生动力是关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因素”。在脱贫奔康的道路上克服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懒惰思想,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变被动为主动,既事半功倍又效果明显。这些好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李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