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脱贫攻坚 “户帮户”工作机制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6年07月11日 文章点击数:1801
建立脱贫攻坚 “户帮户”工作机制的建议
万源市政协反映:
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组织委员进行广泛走访调研发现,贫困山区相对偏远,对外联系不多,人员流动较少,村民与村民之间大多具有血缘或亲朋关系,彼此依赖性较强,农村致富能人带动邻近具有一定血缘或亲朋关系的贫困群众共同发展致富的意愿更强。这对于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形成互助友爱风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此建议: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应建立邻里互助的“户帮户”工作机制。
1.“户帮户”工作机制的三种互助形式。一是实行先富帮助贫困户。鼓励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村产业发展致富能人,结对帮扶贫困群众。首先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致富路子,通过现场指导,帮着干、带着看,着力提升贫困户的致富能力。对于致富愿望强烈但缺少发展资金的贫困户,帮助他们筹集资金发展生产。二是实行大户帮助创业户。充分利用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专业大户、致富能人的载体作用,对才起步的创业户“传帮带”,把有发展意愿的困难群众组织起来,组织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实现农超、农校对接,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三是实行亲帮亲和邻帮邻。充分利用以血缘、地域为界限的亲邻互帮机制,鼓励亲戚之间、邻里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建立农村院落长制度,以院落为单位,在本院落居民中选出院落长,从而起到群众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的纽带作用。
2.“户帮户”工作机制的三点工作建议。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积极引导实施农村“户帮户”建设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基层党组织要积极牵线塔桥,按照村民自治办法,突出村民主导,当好“中间人”,真正为贫困群众解决困难。二是坚持群众主导。要充分尊重和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政府和群众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善治,避免用“官意”代替“民意”,引导群众自主、自愿的选择帮扶对象、帮扶措施。三是注重典型宣传。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农村“户帮户”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宣传农村“户帮户”工作机制,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