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切实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6年07月26日 文章点击数:2173

 

切实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建议

 

开江县政协反映:

目前,农村普法教育仍然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制约着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存在“农村居民了解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够”、“农村居民法治意识不强、依法维权主动性不够”等现象,特别存在普法重点对象不明确、主题不明显、方式单一、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创建不积极等问题。特建议:

   1.突出普法重点对象。切实加强对乡镇干部、执法人员、农村“两委”干部、“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外出务工人员和农村中小学师生等农村普法重点人群的法治宣传教育,坚持面授为主、分级负责的教育培训原则,着力引导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自主学法、用法、守法、传法。做到“五个全面加强”:全面加强基层普法骨干的法治培训、全面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教育,全面加强农村青少年法治习惯培养,全面加强农村“守法之星”法治培训教育,全面加强农村企业与外出务工人员送法力度。

2.突出普法重点内容。一是重点宣传农村群众关注度高、生活常见、需求迫切的法律法规。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加强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婚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信访条例》、《法律援助条例》、《人民调解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宣传,因地制宜破解农村法治问题。二采取切合实际的普法方式。可举办院坝法治讲堂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法治宣传方式,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司法所长、法官、检察官等深入到农村院坝讲法,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三是突出普法主题。针对农民群众法治意识不强、依法维权主动性不够问题,将法律援助作为固定内容进行宣传,集中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月活动,在乡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规模较大、人口较集中的村(社区)设立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点,在其他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员等。四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村规民约教育、道德教育,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形成人人尊法崇德的社会氛围。

3.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持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把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活动与服务三农、建设新农村相结合,与解决基层难点、热点问题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乡村、平安社区相结合,与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奠定农村和社区经济发展的法治基础。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