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专题视察“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工作”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6年09月01日 文章点击数:11310
市政协专题视察“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工作”
8月29日—30日,市政协副主席王善国率领市政协第七委员活动小组的部分委员,深入通川区梓桐镇英龙村、蒲家镇画眉村和宣汉县双河镇方斗村、君塘镇洋烈新村,开展了“关爱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视察活动,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村“三留守人员”的生产、生活情况。市民政局、妇联、团市委、扶贫移民局、公安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陪同视察并介绍有关情况。
视察活动结束后,在市政协举行了“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工作”座谈会。市民政局作为牵头部门,作了系统的工作通报,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通报了开展“三留守人员关爱工作”情况。
王善国充分肯定了相关部门和单位“关爱三留守人员工作”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他指出,农村出现“三留守人员”,是我们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它直接涉及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整体安宁,直接关系国家“三农”战略的整体实施。同时指出了“农村三留守人员”存在的问题,包括:“三留守人员”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其生产生活能力、抗灾自救能力、防病治病能力低下,存在突出安全隐患,个人权益容易被侵害,特别容易被邪教和不良思想所侵蚀、所蛊惑,技术培育严重不足,难以实施新型农业产业项目,发展农村经济的技术、能力低下,活力不够,客观上弱化了农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等等。
王善国强调,一是积极把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工作融入到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加大投入,重点保障农村基础实施建设,进一步在道路、住房、饮水、学校、医疗等方面,注重投入,改善农村硬件设施,提高其生产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三留守人员”档案,切实做到“基数清,情况明”,并以之为基础,因地因人制宜地确立关爱思路,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三是积极实施“三留守人员”关爱措施。组织开展针对农村“三留守人员”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形成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生活态度;完善农村“三留守人员”健康档案,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为依托,积极开展“三留守人员”疾病的普查普治,并实施有效预防;千方百计杜绝农村儿童失学现象,务必让其接受基础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对农村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提高其生产能力。四是把农村“三留守人员”的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建立预警系统。要督促村社干部,时时走访调查和关心“三留守人员”,及时发现和排查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村社干部要积极介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充分体现组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