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加速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6年10月12日 文章点击数:1491

 

  加速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

 

市政协人资环委反映:

我市于2015年开始启动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参与了全国海绵城市试点申报,编制了相应实施方案,成立了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目前按川建城发﹝334﹞号文件要求,市城乡规划局正积极编制我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为加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议:

一、大力宣传,形成共识。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和城市公益广告、施工围挡等各类媒体和载体,采取各种宣传方式,针对不同层面,广泛深入地宣传建设“海绵城市”重要意义及实现途径,提高全社会知晓度,让“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全民支持、参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机制积极推进是建立“条块结合”、职责明确的工作推进机制。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任务按属地管理原则分解落实到各相关区县、园区,将建设指导和督促配合工作按职责分工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将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形成属地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建设推进机制,从而建设片区式、项目式的大小海绵。是建立务实高效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召开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推进会、联席会,及时听取建设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一是在全面深入调研全市生态本底和水文、地质、气候、城市现状等环境条件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为指导,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原来道路交通系统、园林陆地系统等专项规划前题下,科学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二是利用“多规合一”契机,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完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体系,强化对森林、水系、湖泊等大海绵体的保护,强化城市绿线、蓝线等划定。三是将“海绵城市” 建设要求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规划全过程,并转化为具体管控指标,严格规划实施,完善技术标准,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建管结合,有序推进。一是实施建成区逐步完善重点治理。建成区不宜大拆大建,应因地制宜,逐步完善,重点解决好小红旗桥、广电大厦、南外盐业公司等处内涝问题。二是实施项目建设全程监管。结合实际,将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和要求纳入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对土地供应、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三是实施规划区域全域管控。在进行存量改造同时要严格控制增量,避免重复改造。新建工程项目,要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并纳入管控,为全域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五、强化培训,储备人才。一是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积极参加全国培训和考察活动,学习外地经验和办法,学习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二是加强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培训,既包括住建、水务、国土等管理部门培训,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等专业培训,还包括投融资政策和运作方式方面的培训,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能力。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