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进一步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6年11月01日 文章点击数:2278

 

进一步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曾伟在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期间反映:

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弃农经商的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留下了大批留守儿童。以大竹为例,201613季度大竹县51个乡镇(街、道)农村劳动力转移23余万人,留守儿童6万余人,留守儿童成长问题令人担忧:一是监管力,儿童教育管理难。托人监管,教育难,一些务工者举家外出,把孩子留在老家上学,托付给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照顾,因怕管、管不了、不愿管、孩子不服管等因素,影响孩子健康成长;鞭长莫及,管理难。有的外出务工者把孩子寄宿在学校,课后、节假日无人监管,学校、教师监管难到位,导致孩子容易误入歧途。二是生活拮据,心理负担较重。父母外出务工,过早地承担起离别之痛,担心父母务工拿不到工资,担心自己成绩不好,担心爷爷奶奶生病护理,思想压力过重。三是父母离异,留守孩子更孤独。一些父母离婚了,单亲父母为了生计外出务工,孩子只好跟着爷爷、外婆、姨妈等亲威生活,由于很少得到家庭的温暖,导致内心孤独,性格内向,生活散漫,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生活习惯较差。为此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大意义,要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要明确牵头单位,落实职责分工;完善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加大投入,完善工作机制。

二、发挥组织作用,基层政府担纲。由政府牵头,建立统一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组织机构,负责留守儿童的管理。组织团委、妇联、民政和各界自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进行功课辅导等。同时,利用家长学校或乡村培训机会,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增强监护人的责任感,帮助监护人学习和掌握儿童营养知识,掌握与未成年人沟通和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基本条件。 
    三、建设寄宿制学校,推行代管家长制。政府应对留守儿童达到一定比例的学校在资金、师资等方面予以扶持,推进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妇联、团委组织、教师作用,加强教育管理,开展结对帮扶,进行心理疏导,矫正不良心理,构筑同学之间手拉手爱心网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做深、做细、做透、做实。

四、发展地区经济,有序输出劳动力。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引进外来资金和项目,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使农民就地务工,既增加收入、稳定家庭,又能发展地方经济,为农业综合建设提供足够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五、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家教水平。依托学校、幼儿园,建立“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和“留守儿童之家”,教育引导父母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家理念,“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阴影;同时保护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建立完善城市接收农民工孩子入学的可行政策,尽可能让孩子跟随父母生活并接受教育,减缓留守儿童增加势头,以保证孩子人格及性格健康发展。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