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铃薯主粮化进程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7年03月02日 文章点击数:1776
推进马铃薯主粮化进程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李筱平在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反映:
2016年,马铃薯被国家正式列为主粮作物,马铃薯开启主粮时代。达州是马铃薯生长适宜区,种植历史悠久,但种植面积小,新成果应用能力差,单位面积产量低,传统种植方式和食用习惯仍占主导地位,与人民愈来愈崇尚粗粮的食品需求不相适应。马铃薯块茎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6%—2.1%(高蛋白品种可达2.7%),可消化成分高,淀粉含量丰富,比禾谷类淀粉更易被人体吸收;鲜茎中脂肪含量为0.1%左右,只有其他粮食作物的20%—50%;块茎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元素,其中:磷、钙含量较高,多呈碱性,对平衡食物的酸碱度,是其他蔬菜无法达到的;块茎中富含维生素,成年人每天食用0.5kg马铃薯即可满足体内对维生素C的全部需求。为加速推进达州马铃薯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和主粮化食用进程,特建议:
一、纳入重要粮食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项目标考核体系,增加主粮发展投入,将马铃薯产业发展纳入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计划,扩大种植面积,设立高产示范片,强化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攻单产、增总产。扶持发展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和电商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破除农民后顾之忧,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二、强化马铃薯主粮化用途宣传。马铃薯所含营养成分比其他粮食作物更全、更优,可作粮、菜、饲、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农民的产业发展信心,逐步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和食用习惯,进一步提升马铃薯市场占有率。
三、着力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鼓励农民春夏秋三季种植,山地选择中熟马铃薯品种(如:达薯1号、达芋2号等),山下选择早中熟马铃薯品种(如:费乌瑞它、大西洋、川芋10号等),推广“脱毒种、整薯播、起垄栽、足底肥”轻简化种植技术,推广“薯/稻/薯高产高效栽培” “秋马铃薯稻草覆盖半浅耕栽培”和保护地栽培模式,培育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增加粮食总产。
四、着力提升机械化应用水平。马铃薯种植业发展,应致力于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发展方向。加大产业发展财政扶持,适时向上争取项目投入,搞好田地网、路网建设,培育一批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基地,引领达州快速提升马铃薯种植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