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留守学生成长环境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7年03月07日 文章点击数:4890
关于改善留守学生成长环境的建议
宋婧委员代表共青团达州市委的发言
达州是农民工输出大市,2016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200万,占人口总数的30%,留守学生约39.7万人,占全市在校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为做好全市留守学生关爱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关爱留守学生社会化服务的运行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各级共青团要牵头组织群团、司法、民政等部门,对留守学生有关情况开展调研,制定关爱留守学生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参与单位、组织、学校、社区、家庭的权利与义务,制定相关运行、监督机制,协调社会力量共同解决留守学生社会化服务问题。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要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并作为选人用人的依据。另一方面,对关爱留守学生的社会团体给予政策、荣誉等方面的鼓励与支持,培育一批专业性强、扎根于留守学生身边的社会化服务人员。
二、推进社会组织关爱留守学生“孵化园”建设
一是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化社会管理新格局,加强政策、法律上的具体指引与支撑,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树立服务理念,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发展。二是针对留守学生的问题,设立关爱留守学生专项资金,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引入一批专业的社会组织参与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三是发挥团组织的带动作用,推进社会组织关爱留守学生“孵化园”建设,依托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在规划中为社会组织预留办公场所,以便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社会化服务。
三、强化关爱留守学生社会化服务保障机制建设
一是建设留守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可以采取两种模式:一方面,针对留守学生较为集中的农村社区,可以单独建立留守学生社会化服务中心。另一方面,在留守学生较为分散的农村社区,可以依托村委会,但必须有专人负责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采取共用农村社区资源的方式建立社会化服务中心。通过加强中心建设,培育专业的关爱队伍,为留守学生提供专业的社会化服务。留守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进行管理,留守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应根据留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主体活动,如法律知识座谈、心理健康讲座、安全知识讲座、休闲娱乐,辅导留守学生家庭作业等。留守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可以协助家庭、社区、学校,很好地帮助留守学生融入社会。
二是拓宽关爱留守学生社会化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要协调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争取将关爱留守学生社会化服务纳入财政预算,加大政府向群团组织购买关爱留守学生服务的力度,解决留守学生社会化问题的最低保障资金。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社会化服务的慈善基金,各级群团组织和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义捐、义卖等活动为留守学生社会化筹资。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关爱留守学生活动,各级团组织可以采取项目制的方式邀请企业赞助或全社会发起募捐。
市政协社会法制群团委员会副主任 共青团
共青团达州市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