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7年03月07日 文章点击数:5961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的建议
武正学委员的发言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当前,我市的食品安全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凸显,食用农产品源头污染严重,基层一线监管力量不足,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薄弱,食品诚信经营良心道德缺失等问题。为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建议如下:
一、高举党政同责的“指挥棒”。 一是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应强化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把手”工程,区(市、县)、乡(镇)党委、政府应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工作不少于2次,分析研判食品安全形势,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健全“评议考核”机制。制定《达州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每年对区(市、县)、乡(镇)进行专项评议考核,设立A、B、C三个等级。对评议考核为C级的,约谈其负责人,并取消其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资格等。三是突出工作重点。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和全市整体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把“三小”综合治理、“餐桌污染”及餐厨废弃物处置、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双安双创”重要内容。推进城区学校食堂、火锅连锁企业、大型餐馆、其他业态餐饮服务单位实施“明厨亮灶”工程,采用透明玻璃窗、视频显示等方式,将加工制作的关键部位和环节展示给消费者,实现阳光操作、管理透明。
二、唱响人人参与的“合奏曲”。一是抓住“关键少数”,学法知法懂法。在各级党委中心学习组理论学习中,开展《食品安全法》、《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专题学习活动,让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宣传法律,带头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二是普法“绝大多数”,知法遵法守法。以培训教育一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定代表人、食品安全主管人员、小作坊业主、小餐饮从业者、乡村厨师和学校食品负责人、食品摊贩从业者”为重点,促进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五进”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激发“各界力量”,形成共治共建。完善《达州市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和“黑名单”制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充分集合“两代表一委员”、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新闻舆论监督及行业“内线”举报等各方面力量,构筑“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惩处机制,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优化食品安全环境。四是帮扶“弱小群体”,由无序到有序。按照“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疏堵结合、综合治理”原则,制定《达州市加强“三小食品”监督管理的意见》,统筹规划布点,建设“餐饮广场”、“餐饮一条街”等方式,引导“三小食品”集中经营,实现由分散到集中规范管理。
三、用好联动整治的“杀手锏”。一是开展“清源”行动。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严肃查处违规使用禁用农药兽药、高剧毒农药、滥用抗生素、非法使用“瘦肉精”、非法收购屠宰病死畜禽和制售假劣农资等突出违法违规行为,严查私屠滥宰窝点,严打畜禽肉类注水行为。二是开展“净流”行动。以打击制售“三无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为重点,铲除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严厉整治虚假违法食品广告,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三是开展“扫雷”行动。以食品加工小作坊、批发市场、乡镇集贸市场、校园及其周边食品经营者、农村集体聚餐等高风险业态为重点业态,以食品消费高风险时段和节日期间为重点时段,开展治理行动。四是开展“利剑”行动。农业、工商、质检、食药、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深挖食品违法犯罪案件、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界 别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中 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