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抓好医疗卫生扶贫工作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7年03月07日 文章点击数:6097
关于进一步抓好医疗卫生扶贫工作的建议
李小平常委代表农工党达州市委的发言
我市49.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27万多人。当前,全市医疗卫生扶贫工作已成效初显。但我们调研发现,这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策存在缺陷。“零支付”政策方面:出现了争当贫困户、要求住院、小病大治、拒绝出院等现象。在乡镇卫生院,贫困户患者住院占比跃升到50%-60%,新农合基金难堪重负,个别县(市、区)临近“崩盘”状态。同时,“零支付”政策让非贫困户心理失衡,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大病医疗保险政策方面:起付线过高,进入保障范围的人较少。2016年全市投保大病保险1.24亿元,赔付金额仅5501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考核政策方面:现行“核定收支、弥补差额”政策,影响了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二是政策落实困难。“一站式”服务方面:新农合报账、大病保险理赔、大病医疗救助、医疗应急救助等各种基金分别由多个单位管理,规则不一,时限不定,难以及时支付贫困户患者的报销费用,“一站式”服务政策落地慢。住院费用支付方面:诊疗中确需发生输血、CT、临床急救等合理费用,未纳入报销范围,全市已发生3700多万元,均因“零支付”而欠付医院,没有明确资金来源。三是医卫基础薄弱。专业医务人才不愿去、留不住。贫困村卫生室建设滞后。目前全市尚有491个贫困村卫生室待建。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精神”扶贫,激发内生动力。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加大政策宣传,让贫困群众理解政策,支持配合医疗卫生扶贫工作。二是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疾病预防,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引导因病致贫群众增强康复信心,科学就医用药。
二、调整政策,发挥导向作用。一是建议呼吁省上调整“零支付”政策为“微支付”政策。同时,推行不良信用记录,对贫困户患者在享受医疗卫生扶贫政策时的不良行为予以记录,按规相应降低补偿比例。二是适度调整大病保险政策,降低大病医疗保险起付线,提高报账比例,将大病保险与新农合同期结算,明确理赔时限。三是出台针对合理但不合规的费用政策,确定解决费用的资金来源和实施细则。四是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疾病应急救助资金补助范围,院前急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三个阶段发生的急救医疗费用,在应急救助资金中予以解决。
三、规范运行,落实“一站式”服务。一是出台规范性文件,组建医疗卫生扶贫协调机构,明确落实“一站式”服务政策的工作细则等。二是整合各类医疗卫生扶贫保障资金,明确相关部门的补助范围、比例和经费到位时限,保证贫困户患者的医疗费用在规定时限内注入文件规定的职能部门。三是基层医疗机构负责贫困户患者的诊疗,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其费用由文件规定的职能部门按期结算。
四、夯实基础,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统筹资金,严格按标准、规划建好贫困村卫生室,强化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二是制定基层医务人员薪酬、奖励、补贴、职称、职业发展等方案,保证基层卫生机构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扎根基层的医务人员有想头、有搞头、有奔头。三是适当增加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编制,实施“县招乡用、乡聘村用”,实现乡镇卫生院人才流动的常态化、合理化,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引导更多的专业人员到贫困村卫生室工作。四是改善医务人员考核办法。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以人员诊疗量、疾病诊治难度、贫困患者的评价等指标对基层医务人员予以考核,并从医疗收入中按一定比例对考核优秀的适当奖励,落实奖励性基金计提比例50%的政策,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界 别
市政协常委、农工党达州市委副主委、秘书长 农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