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7年03月28日 文章点击数:2382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的建议

 

渠县政协反映:

近年来,尽管各地加大产业扶贫推进力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以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目标还远,农村支柱产业发展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如:贫困村支柱产业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致富产业没因地制宜,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效益差;贫困村招商引资难,本地能人少,龙头企业弱,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等靠要思想浓等。

建议:

壮大产业规模。各地致富产业项目要切忌跟风跟项,项目雷同;要科学考察当地土壤、气候、环境、劳动力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项目要做大做强规模,大力发展“5+1”产业,因地制宜推行“十百千万”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全力做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力,才能真正助农增收。
    提高科技含量。把科技放在产业扶贫首位,依靠科技进步培育主导产业,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建好科技示范基地,整合涉农项目资源,在每个贫困村建立种养业示范基地,特别是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优先在贫困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赚。依靠农民夜校等,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贫困户的整体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农民从传统的小农思想束缚中摆脱出来,投入到大市场中去。

加强政府支持。认真清理近五年各地出台相关农业扶持政策,对引领力不够、操作性不强、兑现难度大的政策要尽快废出,出台新的现代农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出台的粮食、黄花、蔬菜、蚕桑、茶叶等相关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扶贫小额贷款。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的作用,以基准利率为贫困户提供3年期以上无抵押、无担保小额信用贷款,有助扶贫基金全额贴息,支持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

完善利益机制。引导工商资本对贫困户实行土地入股、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利益兜底、股份合作、土地返租、利润返还等经营模式,构建企业赢利、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共同发展新格局。

加大招商力度。在招商引资时,政府要更多地引进技术水平高、经营能力强、适应市场需要的农业经营公司、业主和能人,在办理手续时,简化各种证照办理和审批程序,在土地、资金、税收、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政策优惠,积极提供政策、项目、市场信息等服务,帮助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专业设备,提高经营发展能力。
    畅通产品销路。政府要畅通软硬两种通道。“软通道”方面,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平台,完善农副产品实体交易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硬通道”方面,要完善农村路网,每一个龙头企业、种养基地、专业大户、加工企业等,都要修好公路,方便其产品运销,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真正让企业和贫困户增产增收。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