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用“互联网+”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7年04月01日 文章点击数:1871

 

“互联网+”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达川区政协反映: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尽管受到保鲜、物流等诸多困扰,仍然如火如荼,呈暴发性增长态势,生鲜农产品已成为第四大类网上热销产品。但从我市来看,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流通环节烦琐、流通效率低,大部分农产品都是经由“经纪人—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模式到达消费者手中,使得农产品流通成本逐级增加,且损耗严重。二是品牌农业建设与互联网时代要求仍有很大差距。我市传统名品,规模不大,品质不一,经营主体弱小,品牌知名度不高。三是品牌农产品生产水平还比较低下,没有建立科学质量、技术、管理标准,影响了品质均一。目前,国内知名电商正在加紧在全国布局,应当抓住机遇,加快农产品电子发展步伐,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建议:

  “互联网+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把品牌农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政策扶持,聚合优势要素,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竞争力。尽快在知名电商平台建立达川农产品特色馆,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设网店,为我市特色优质农产品开辟市场营销新渠道。

  “互联网+特色”,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立足自然禀赋优势和人文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主攻方向,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特色产业,培育主导产品,把传统名品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长链条,做强主体,做响品牌,变“副业”为“主业”,全力打造富有达州特色的“名片”产业,彰显市场比较优势,构筑我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互联网+品质”,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要强化“达州市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制订技术、管理、工作标准体系,做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标可依。要加快建设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

“互联网+生产”,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应把农业物联网建设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积极开展农业物联网+作物栽培(设施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果树栽培)等多种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动建设农业大数据系统,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