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进一步发挥农民夜校作用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7年05月03日 文章点击数:2659

 

进一步发挥农民夜校作用的建议

 

渠县政协反映:

 开办“农民夜校”助力精准扶贫的做法,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需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一是思想认识浅,乡镇责任实;二是供需对接差,教学内容融合不够;三是主题表现弱,精准脱贫内容不详;四是培训间断长,制度机制规范;五是工作割裂多,方式方法创新不够

建议:
   加强党建引领,切实增强向心力。要采取工程化管理、项目化实施办法,把夜校创办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与联系单位驻村帮扶工作考核挂钩,形成组织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党委负责、驻村帮扶单位具体实施的“四级联动、多方参与、有序推进”工作格局。把夜校工作开展和成效纳入乡镇党委党建考核中,全面推行“党支部+夜校+脱贫奔康”模式,由贫困村第一书记或非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夜校校长,负责日常工作,确保教育培训管理到位
   强化基本保障,切实增强内驱力。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从经费、物资上足额保障“夜校”标准化建设,按照有阵地、有场所、有牌子、有设备、有人员、有制度标准,着力打造政策宣传、德育教化、农技培训、法律普及、民主议事、信息发布、产业指导、文体娱乐“八大功能”。解决夜校正常运行费用,保障夜校工作持续开展。
    着力教学创新,切实增强吸引力。把夜校授课与党员活动日、村组评议会议、专业合作社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实行“先调研后授课”制度,围绕脱贫政策、留守关怀、医养健康、公序良俗、法纪道德等进行教学设计。开辟流动教学点,依托新村聚居点、产业基地等开展现场培训。利用微信公众号、党员QQ群等平台,精准推送学习内容,确保随时随地学。依托农民工就业培训和新农民技能培训,实行厨师、焊工等专业技能送学到基层。
    突出群众主体,切实增强原动力。探索“群众点题培训、夜校对点解答”运行模式,在广泛征集群众所想所盼基础上,农民夜校科学编制每月培训课程,增强教学实效。实行群众“点评”制度,建立台帐,详细搜集群众学习需求和反馈意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杜绝“等靠要”、“安贫乐后”等错误思想,增强群众致富原动力。
    着眼示范引领,切实增强带动力。以省、市联系帮扶贫困村为重点,加大“农民夜校”示范单位创建,通过示范带动促使后进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依托县级党校开展对第一书记或夜校师资培训,选派部分优秀夜校教师到现场开展示范培训,着力提高夜校教师授课水平。开展优秀夜校教师评选活动,对在夜校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通过政治激励、经济奖励等方式进行褒奖,大力发挥其模范带动作用。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