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违法捕捞令野生鱼类资源枯竭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7年05月03日 文章点击数:2190

违法捕捞令野生鱼类资源枯竭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反映:

达州市受多元化地理、气候特征影响,境内水系发达,中小河流众多,历来是野生鱼类生长和繁育的天堂。适宜生长的品种繁多,大鲵、石斑、甲鱼、阳鱼等都是远近闻名的优质鱼种。近年来,受市场利益驱使、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加之监管缺位失控,野生鱼类种群数量和物种多样性明显下降,部分品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经调查发现,过度捕捞、毒鱼、电鱼、炸鱼等违法行为十分猖蹶,泛滥成灾;非法捕捞器具不绝于市,捕捞手段花样繁多,令人触目惊心。尤其是毒鱼、电鱼,大多是深夜作案,即便是在禁渔期也不收敛,这一行为不但给鱼类带来毁灭性破坏,而且给居民饮水、食品以至生命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不迅速遏制目前的现状,将会遗害子孙,后患无穷。

建议:

    一、加快地方立法。农业及相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借鉴外地经验,就加强全市野生鱼类资源保护问题提出方案,并按程序申报列入地方人大立法计划,争取尽快制定出台实施,把该项工作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二、全面禁止捕捞。国家已经决定在长江流域实施全面禁止捕捞。为确保生物休养生息,建议市政府及时发布禁渔令,在三至五年内,在全市所有河流,禁止一切捕捞行为。建立常态化渔政执法机制和渔政、水政、公安、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制,齐抓共管。

    三、集中重拳整治。集中一年左右时间,全市统一行动,对毒、电、炸鱼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制售和使用非法捕捞工具、药物等进行彻底清理和收缴,坚决打掉其黒色产业链。公布举报电话,奖励举报人员,发动群众参与,对重要河段、重点时段派人昼夜蹲守,发现一起重处重罚一起,公开曝光,有效震慑,迅速遏制管理失控的状况。

四、落实管理责任。全面建立并落实“河长制”,取消一切形式的河流承包、租赁等经营行为。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县级政府负总责、统筹各方;乡镇政府负主体责任,落实专人负责;村民委员会负责村所在地河流的保护和管理。层层压实责任,严格问责。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