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乡村旅游开发应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7年05月23日 文章点击数:2083

 

乡村旅游开发应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渠县政协反映: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对全社会就业综合贡献率为10.2%,带动了大量贫困人口脱贫。但目前这一发展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认识不深刻、规划不科学、配套体系不完善、利益链接不紧密等问题。

建议:
   解放思想,深化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的思想意识。通过旅游扶贫专题培训、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等多种举措,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化对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认识,牢固树立旅游脱贫的理念,依托各地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
    二是科学规划,完善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全域景区理念,按照“内部提升,外部融合,构建大旅游圈”要求,以“县统筹、乡(镇)为主、整体设计、分步实施、融为一体”原则,依托各地独具特色自然生态条件和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山水特色、城景一体、产景融合、文旅结合,着力推动低端旅游向高端旅游、短线旅游向长线旅游、粗放旅游向集约旅游、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变,把大健康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三产业发展、美丽新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扶贫效益的统一。
    三是完善配套,夯实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的设施体系。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规划,规划建设一批符合相关标准的旅游交通道路,使沿线景点连成片、串成线、形成一条“珍珠链”;完善乡村旅游标示引导、通讯信息网络建设、自驾车旅游服务、卫生服务和安全救援等旅游服务体系,让游客行得方便、吃得放心、住得舒适、玩得愉快。

 四是大力支持,强化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的政策支撑。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激发农民支持和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对特色明显、带动力强、运作规范的休闲农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加大对荒山、荒坡、荒滩和废弃园地、林地复垦开发力度,盘活农村集体存量土地;对从事农旅结合发展的经营主体,项目审批和有关规费做到能减则减、能免则免。
     利益共享,增强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的综合效益。鼓励支持老百姓发展农家餐饮、农家旅社等,把开发农村休闲旅游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民就近转移就业结合起来,调动更多贫困人口参与到旅游开发中。要处理好外部投资者和当地农民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建立利益共生机制,既保护外来投资者利益,也保障本地农民利益,实现“以旅助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