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7年05月24日 文章点击数:3048
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民盟达州市委反映:
近年来,精神疾病病人在不断增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明显增多。截止2016年底,我市已排查发现精神疾病患者24400例,新增患者2500余例,全年发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48起。尽管有关方面加大了服务管理工作力度,但目前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门沟通不力。公安、综治、卫计部门虽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信息录入网络系统,但因缺乏沟通协调,报送数据不统一,不能准确反映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真实情况。二是救助力度不够。目前只有民政、残联对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救助,但救助资金有限且没整合,造成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救助救治而引发肇事肇祸事件。三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各地在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奖监护政策过程中,因宣传不透彻,部分患者家属误解政策,以上访、不履行患者监护职责等方式强要奖励资金,或是监护人领取奖励资金而不履行监护职责;部分地方不按照规定提高精神疾病新农合报账比例,反而采取提高住院报销最低费用或进行较低定额限价等措施,同时对服用抗精神疾病类药物引发的其他疾病不予报账,使部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四是管理难度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多来自经济普遍较差家庭,许多患者病情稍稳定就与家属外出务工,并更换联系方式,造成患者脱离管理。同时部分患者及家属不愿纳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或不配合精防工作人员开展随访管理。
建议:
一、完善机制。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严重精神障碍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运行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综治、公安、卫计、民政、残联等重点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交换危险性评估3级以上及非在管和失访患者相关信息及数据,并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
二、强化宣传培训。加大精神科医生转岗及基层精防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各类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保障治疗及随访管理质量。同时强化《精神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落实救助救治。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每人每年30元标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管理工作进行补助;整合相关救助资金,加大贫困患者门诊免费服药补助及家庭救助范围,提高患者规律治疗率及生活质量;将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引发疾病纳入新农合报账范围;落实扶贫政策,建办救治工厂,减少患者及家属外出务工,避免患者脱管及异地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四、严肃问责。公安、综治、卫生计生开展联合执法,对违反《精神卫生法》、《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不履职的个人、单位给予严肃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