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在全体市民中强化“大达州”认同感教育和引导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7年06月08日 文章点击数:11987
应在全体市民中强化“大达州”认同感教育和引导
市政协委员毕瑛涛、蒋吉平、黄龙德、向轩、杨利斌反映:
达州市自2000年6月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国全省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日益凸显。尽管达州建市已将近20年,通川区、达川区也更名多时,但“大达州”的认同感在市民中并没有真正解决。表现在:
一是通川区、达川区作为达州市主城区作用体现不够充分,一个“县”的角色更突出;二是通川区与达川区作为达州市组成部分,其整体性还不够明显,许多事权与治权还缺乏协调性、一致性;三是老百姓将“达州”、“达县”、“达川”的名称交替使用,相互混淆;四是在涉及达州市的一些具体地名、单位名、街道名、学校名的调整变更时,常常是在“达州、达川”之间摆动,对市民实际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五是在一些对外信息报道和发布时,没有规范地使用“达州市通川区……”或者“达州市达川区……”,而是直接使用“通川区”或者“达川区”,十分不严谨。出现以上现象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必须在全体市民中进一步强化“大达州”的认同感教育和引导。具体举措:
一、积极开展“爱我达州”的宣传。让“美丽达州、壮美达州、红色达州、水墨达州”深入人心。
二、无论是口头还是文字,对内对外一致使用标准的“达州”称谓,尽量避免“达州、达川、达县”的交替使用。
三、尽可能提高使用“达州市、达州人、达州话、达州站、达州菜”称谓的概率,以每一个市民的实际行动宣传达州、介绍达州,让达州真正走出四川、走出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