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对各类培训机构加强监管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7年06月26日 文章点击数:11667

 

    对各类培训机构加强监管的建议

 

市政协社法群委反映: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类培训机构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培训项目多、种类全。据不完全统计,辖区现有各类培训机构近2000多个(含无证照非法培训机构),从业人员4万余人,保持常年参训人员在10万人左右。存在的几大问题应予以重视:一是把办培训机构变成一种新的聚财方式一些培训机关抓住达州教育发展滞后,教学效率低、质量差优质生源外流现实,打着考成都、绵阳名校口号积极兴办各类培训机构他们无资质甚至连像样的教室都没有,学生各项培训课程安全得不到保障前提下,每学期收费上千元,一对一辅导甚至达200—400元/小时。甚至个别任课老师为捞金挣外快,将课堂内容课外补,利用学生午休时间在校开设作业辅导班,并收取昂贵补课费用。二是培训机构潜规则收费名目繁多。是无证照非法培训机构仍然存在。
    建议:
   统一备案管理。纪检监察牵头,组织教育、人社相关职能部门对各类培训机构进行摸底排查,加大对培训机构教学规模、教学环境、教学师资、教学安全、收费情况等的监管力度,对所有培训机构进行备案管理;对无资质的培训机构坚决取缔,并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及相关人员予以处罚,同时向社会公开处罚结果,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
   实行责任追究制。政府督查室和相关职能部门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将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潜规则等作为治理重点,对被查出的潜规则补课教师,严格按照规定给予处理,并按照一案双查模式追究主办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监管责任。
    利用现代科技打组合拳。以大数据为支撑,从教师、培训师家庭财产登记入手,一一整顿清理,绝不能让校园、培训机构成为教师、培训师敛财的温床,绝不能让腐败变质的教师、培训师继续呆在培训机构队伍里误人子弟。
   改革培训管理模式。一是文化类培训。应加大投入,为中小学实施小班化、个性化教育提供人力保障,提高学校特别是公办学校办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提高教师待遇,给学校一定的政策空间,对广大学生家长要求学校补课的切实需求不能“一棍子打死”, 力求学生、家长、学校的共羸,使我市文化教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二是文艺类培训和技能、职称类培训。相职能部门应履职到位,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三是坚决取缔无证照培训机构

版权所有:政协达州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达州市市政中心西二楼
Tel:0818-2662617 2665643 E-mail:dzzxw@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号:蜀ICP备06014147号